陕北说书源于隋唐,成形于宋,而兴盛于明、清。旧社会,陕北说书虽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但被人看作是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职业,是盲人用以谋生的手段。有道是“东方收了走东方,西方收了走西方,东西南北都不收,背上三弦讨四方。”便是例证。他们走村串户,为有钱人说唱,糊口度日。作为一种口头文学艺术,他的发展举步维艰。
1936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盲艺人在边区“文协”的扶持下获得新生。1939年11月,边区第一个文艺团体——中国文艺协会成立。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在协会帮助下,带头说唱新书,有《刘巧儿团圆》、《宜川大胜利》、《翻身记》等。1976年曲艺馆成立以来,编写、演唱了大量的新书,很好的服务于延安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竹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