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跟着陕西省中医医院儿科主治医生张敏霞了解了什么是小儿推拿后,你是否想为孩子尽家长的一份力,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基础做起,我们继续来认识认识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八卦穴定位:手掌面,掌心的周边。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即在此圆圈上,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对小天心者为坎,对中指者为离。
功用:理气宽胸,顺气化痰,消宿食,降胃逆,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胀呕吐等。
二马穴定位: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
功用:大补元气,健脑补髓,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主治:虚热喘咳、小便赤涩淋沥。
外劳宫穴定位: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用:温阳散寒,升阳举陷,安蛔止痛。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泻、脱肛、遗尿等。
天河水定位: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功用:清热解表,安神除烦,泻心火,利小便,化燥痰。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等一切热证。
六腑定位:前臂尺侧,阴池至少海成一直线。
功用: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凉血解毒。
主治:高热、烦渴、惊风、咽痛、木舌、腮腺炎和大便秘结等。
天突定位: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功用:清热化痰,降逆止呕。
主治:咽喉红肿疼痛,咳喘,咳痰不爽,呃逆,呕吐等症。
膻中定位:在胸骨上缘,两乳头连线中点。
功用:清热化痰止咳,宽胸利膈。疏肝解郁。
主治:咳喘痰鸣,胸闷,吐逆。
足三里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功用:健胃消食,消胀散结,止泻等调节肠胃功能紊乱性疾病。
主治:胃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脾胃病;失眠;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穴。
七节骨定位:从命门起到尾骨呈一直线。
功用:调节肠腹寒热,提升元气。
主治:便秘,痢疾,泄泻,脱肛。
脊柱:从大椎到长强呈一直线。
功用:清热解表,提高脏腑功能,健脾和胃。
主治:外感发热,疳积,脾胃虚弱脏腑不和性疾病,强壮保健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