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科普中国·寻找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崔巍:创业拓开富民路
  2010年,退休返乡的山阳人崔孝禹,看到父老乡亲的贫穷现状,决定扎根乡土创业,为贫穷的山村群众拓开一条治穷致富路,便开始探索研究茯苓等中药材人工种植栽培技术,在自家田地里试验种植茯苓,经外出考察、引进技术,不断摸索试验,终获成功。
  2015年5月,崔孝禹筹资30万元发起成立“山阳县丰玉中药材种植协会”,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面对自己年高身单力薄的现实,便动员长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崔巍回乡创业。崔巍了解情况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外就业的优越工作条件和丰厚待遇,回到家乡,承担起父亲的重托,担任丰玉中药材种植协会理事长。随后又参加了山阳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培训,成为一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造福乡里乡亲。
  山阳县丰玉中药材种植协会现有会员150户,其中贫因户106户,依托当地自然环境优势,采取“基地+农户+协会”模式,推广发展茯苓种植产业,建立标准化茯苓种植产业基地6处300余亩,实验基地10亩,年产茯苓600余吨,实现产值700余万元,实现利润200余万元,年生产菌种60万袋,加工成品茯苓250余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协会的示范带动下,辐射周边群众发展茯苓种植产业120余户,种植面积800余亩,年产量2400余吨,实现产值2500余万元,实现利润800余万元。协会与贫困户签订保底价回收合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由协会承担的产业新模式,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带领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
  为了做大做强茯苓种植产业,崔巍出高薪先后从安徽安庆、湖南靖州、湖北黄冈等地聘请技术人员来山阳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技术难题。三年来,在县科协、县农业局的指导下,先后组织开展茯苓种植专业技术培训22次,培训群众1100余人(次)。其中,50人获得初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10人获得中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免费发放茯苓种植专业技术资料3000余份,受益群众遍布全县18个镇(办)。
  崔巍艰苦创业致富不忘众乡亲,成为山阳发展种植产业脱贫致富路上的领头人,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以来,先后被陕西省农业厅、商洛市农业局、商洛市科协、山阳县农业局、山阳县科协分别授予:“陕西省省级家庭农场”,“商洛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实训基地”,“商洛市科普示范农技协”,“山阳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实训基地”,“山阳县第二十四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山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入选《山阳县创业者丰采录》《创业名人录》和《创业示范企业》。

(于 华)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