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去观察、实验、思考、制作和创造的探究过程。由于多种条件的制约,在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弱、师资力量薄、社会力量单的农村中小学,要想把科技实践活动开展好非常困难。为此,农村中小学要充分发挥人文、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多途径、多方式、多渠道发力,以达到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感性认识和兴趣,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
◆注重地域特色的挖掘
农村中小学缺少城市先进的教育软硬件设施,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见识也相对较为狭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比较薄弱。但是,农村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物产,其中: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无价瑰宝,每个乡村都有至少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传承,仔细研究,会发现里面都蕴含着深厚的科技元素。此外,农村拥有城市所没有的自然环境。农村的孩子与自然比较接近,亲身体验的自然现象比较多。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相关的科技实践活动。
例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岐山香醋古法酿造技艺探秘科技实践活动”,前后历时一百多天。活动中,我指导学生有目的了解、参观、查阅资料,直至参与实践。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掌握了岐山香醋的酿造方法,体会到了古法酿造的巨大魅力,增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了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该项活动在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市级二等奖。
另外,我还组织学校科技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陕西周原遗址科技考察与考古体验活动”。开展这次活动的有利条件就是:周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周人灭商之前的聚居地,其中心位于岐山县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周原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十大考古之一,也是北京大学的教学点,出土了大量卜骨和卜甲,以及大量珍贵的国宝级青铜器。而学校距离周原遗址仅十多公里。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田野考古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有了深刻认识,对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劳动有了切身的体会;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该项活动在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
◆突出课堂教学的延续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不少学校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科技活动存在着参与面狭窄、形式单一、内容死板等问题。尤其在农村中小学,科学课教师大多照本宣科,他们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器。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学生只是当观众,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填鸭式教学方法,更多地让学生动手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让抽象的书本科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和可感,让孩子们更多地亲近科学,亲近大自然、认识科学的无穷奥妙。
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们来养蚕》这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养蚕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同学们都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的形状和颜色,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在合作交流后,懂得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在学习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消失的恐龙》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陕西岐山凤凰山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科技考察活动”,活动背景是:2016年秋季的一天,我与好友到我县凤凰山游玩时,意外发现了大量“长”在石头中的大骨骼化石和蛋化石,我初步判断这些可能是古脊椎动物恐龙的化石,想到我们刚刚学习过的《消失的恐龙》一课,就决定实施这次科技探索活动。活动中,我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等,了解古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知道研究古脊椎动物化石的重大意义。然后在我的带领下分三组前往凤凰山古脊椎动物化石群遗址现场实地考察,亲自参与考古探索实践,体验动手操作和发现的乐趣。最后在我的指导下整理资料,深入讨论,形成体验探索报告,试着提出岐山凤凰山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的独特之处,探究其保护现状,对化石群的后续研究、开发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向全校同学介绍凤凰山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的研究成果,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其乐于学习、善于探究的良好品质。该项活动在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
◆激发实践探究的兴趣
科技实践活动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学生只有主动的参与进来才能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彻底解决问题。所以在科技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钻研。对于科学知识相对比较匮乏,科技实践阅历相对比较欠缺的农村孩子来说,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宣传板报、科学讲座、创意大比拼等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科技实践活动中提高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老师要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容易产生共鸣的项目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有吸引力的实践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培养其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
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可以指导小学生做一些直观具体的科技体验和简单的动手操作,例如花草树木的种植、观察,小昆虫的饲养、绘图等等,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外部特征,发现它们的生长、生活规律,通过了解一些浅显易懂的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指导中学生开展比如“家庭周边环境问题调查”“眼睛的保护”“废旧物品的污染”等科技实践活动,启迪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究,做到“金点子”小本随身带;“奇思妙想”随时记;“个人创意”随时讲等等,促使其良好的科学素养逐步形成。
其中,根据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岐山县凤鸣镇镇区与乡村流浪猫问题对比调查”,由于孩子们对这个选题都很感兴趣,所以参与热情非常高涨,调查成果显著,根据调查数据,孩子们最后还建议,对流浪猫的问题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好分城镇和农村两方面分别对待。一是在城镇: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流浪猫的情况进行摸底,科学控制其数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知道猫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要善待它们,要禁止虐待和遗弃。二是在农村:要加强与流浪猫有关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同时,也要未雨绸缪,注意控制它们的数量,让包括猫在内的生态环境日趋平衡。该项活动在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市级二等奖。
◆密切社会价值的体现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同样,每一项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对于缺乏持之以恒精神的孩子们来说,开始也许是新鲜的、快乐的,但时间一长,不停的记录、分析、发现就是枯燥的,乏味的。因此,科技实践活动的项目选择就很重要。通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要抓住社会价值这个主线,这样容易让学生有动力坚持下去,直至产生成果。对于农村的中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围绕“家乡”和“农业”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诸如改良劳动工具,提高瓜果产量,科学养殖综合利用技术,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等等,以培养学生做生活和生产的有心人、热心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新农村的新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和高尚情操。同时,学生的学科学的积极性也会被大大调动起来,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提高锻炼,可能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组织设计的“岐山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活动”就是基于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展开的。活动方法分为两部分:一是校内活动,包括提出问题、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猜测、验证并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向相关部门、农村居民提出改进意见书。二是校外考察,将全体成员分为三个小组,重点围绕山区水土流失,村民生产生活中的生态文明状况,城市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次实践活动前后持续了八个月之久。虽然时间长,但由于是当前大家最关心,与每个人联系最密切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所以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成果显著,在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
此外,我指导的“岐山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调查”也前后历时半年多,由于针对的是孩子们切身体会的农村环境问题,所以他们的探究意识也非常强,发现的问题基本上点中关键,提出的解决方案切实可行,成果上报后,在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市级二等奖。
参考文献:
[1]郭正谊、郭治.《青少年科技活动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吕方红.《农村小学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探索》.中外交流杂志.
[3]《创新之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辅导与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
[4]周青.《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岐山县城关小学校长 刘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