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吴有民:拄着双拐走上创业路
  七月似火,烈日炎炎。
  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吴有民刚吃过午饭,就催促妻子扶他去“加工厂”干活。“我闲不住,多加工些木饰活,多挣些钱早日脱贫,也算是给政府减轻负担。”
  今年57岁的吴有民,是八一村九组因残致贫的贫困户。
  2006年,吴有民去山西河津煤矿打工,一次意外事故,煤矿塌陷砸在他的脊柱上,从此落下终身残疾。
  四口之家,母亲80岁高龄,儿子还未成家,家庭唯一“顶梁柱”丧失劳动能力,对于吴有民的妻子陈春芳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2017年,坐着轮椅的吴有民,在家人的动员下,去西安进行二个月康复训练后,慢慢地拄着双拐,试探着下地走路。
  “共产党政策太好了,我家享受B类低保,每人每月320元。另外,因残疾和大病,我与母亲又享受分类施保每人每月180元。受疫情因素影响物价上涨,县民政局对特殊人群进行临时价格补贴,每人每月60元。”吴有民扳着粗糙的指头。
  在洛南县委办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吴有民依靠兜底政策实现了脱贫。然而,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吴有民始终记着一句话:“国家政策再好,脱贫还要靠自己。”
  几年来,吴有民凭着过去当木匠的手艺,在一间破旧的柴房“重操旧业”。他让家人把电锯、电钻、电刨子等按照要求放置好,工作台两边分别放一长条高凳和一靠背低凳,将收购的木料解板,加工木凳、车架子、案板等。吴有民脸上的笑容阳光灿烂:“我干一天活,还有几十块钱收入呢,一年下来挣七八千元没有问题!”
  吴有民告诉记者:“一个车架子卖240元,正常人一天做一个,我三天做一个。我做的木凳子,腿是橡木的,结实耐用不愁卖,逢集时,我用代步车把加工的东西拉到景村街上批发,还经常有人上门来预定。”
  在不足20平方米的柴房里,记者看到屋子正中吊挂一个灯泡,整个柴房堆满了木料,地上的锯末足有几公分厚。吴有民时而坐在高处拉尺标记,时而换到低处锯木截料。
  “他一天不停闲,特别爱木头,啥歪歪扭扭的料,到他手上都能物尽其用。”陈春芳看着丈夫憨厚的样子,嘴里不停地称赞。
  天道酬勤。吴有民与妻子陈春芳敬老爱亲、相夫教子,依靠勤劳走上脱贫致富路。如今,他家四间楼房青堂瓦舍,水泥院子宽敞干净,门前的菜地里,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等季节蔬菜应有尽有。陈春芳还种了2亩桔梗、板蓝根等中药材,一年收入几千元。
  在吴有民的堂屋,依然堆满了建筑材料。陈春芳说:“现在脱贫了,我们请工人帮忙装修房子,准备给儿子结婚。”
  “身残不能志残,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奋斗,借着国家好政策,赶紧创业致富,早日踏上小康路。”吴有民说。

(本报记者 张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