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盐”多必失!低盐食品,你能接受吗?
  食盐是“百味之首”,但并不意味着“盐值”越高越好。盐摄入过量会加重肾脏负担,还会引发肥胖和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而我们很多人恰恰是非常“不差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盐的量控制在6g以内。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盐的摄入量估计在12g左右,远远超过推荐值。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报告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东亚国家,因饮食结构不科学而导致的死亡案例中,钠摄入过多是头号罪魁祸首。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了“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其中“三减”指的就是减盐、减油、减糖。
  减油减糖的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几乎人人都知道油炸食品要少吃,少糖、无糖食品更是成为一大风口。但在减盐方面,市场的发展显然不如后两者。
  食品市场调研机构InnovaMarketInsights发布的2020年健康饮食关键词就提到,除了大势所趋的低糖低脂之外,低盐也正在成为新的健康风向。
  但是,盐对口味的影响很大,没有盐,很多菜(食物)都会很难吃,所以减盐尤其难。绝大部分人在饮食方面,对于口味的追求远远大于对健康的追求。
  减盐食品,有未来吗?
  减盐或者减糖减油的食品,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为了迎合当前的健康形势而做的一些营销。大部分人的主要饮食场景还是在家中。减盐、减油、减糖,减了之后消费者觉得不合胃口,回家之后难免再多做点盐多油多糖多的食物来“犒劳”一下自己,这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心理。
  专家认为,国人的传统口味、饮食习惯问题大大影响着减盐食品的发展。
  和全世界比起来,中国人吃糖并不算多,所以“低糖”相对容易;但从小吃咸,突然接受“低盐”肯定吃不惯。同时,吃盐多的危害远不如吃糖多显著,往往要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难以引起人们警觉。
  企业减盐同样难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减盐不像减糖,只要少放糖或者放代糖就可以。
  在很多加工食品里,盐是一种很必要的添加剂,能起到防腐、保持水性和嫩度等作用,比如经常吃的火腿肠。如果把盐改了,可能整个配方都得改,这对工艺是很大的考验。
  那么,有没有可能像代糖一样,找到一种“代盐”呢?
  目前盐的替代品还是很少的,食品工业上比较常见的一个方法是用氯化钾代替氯化钠,比如市场上见到的低钠盐。但钾的味道不太好,会有一点淡淡的苦味,有的人是适应不了的。
  目前世卫组织(WHO)在内的许多机构都在推进减盐,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果从婴幼儿的辅食做起,先给盐做减法,就有助于从小给孩子培养相对清淡的口味。
  WHO的相关数据也指出,在其他国家做的婴幼儿辅食包装食品减盐,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一些高盐的食物可以少吃,比如咸菜、腌制食品等。先把含盐量大的控制住,再慢慢递减,口味需要慢慢调整。
  

(魏 锋)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