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认知科普策略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张钰曌 西安城投建设有限公司 庞有为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建筑文化内涵更是自新石器时代起一脉相承,民居建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陕西传统民居的破坏和大量消失。如西安市区内,2003年前后尚有百余处传统民居院落,如今已不到50处;榆林卫城中,1985年尚存明清时期民宅四合院1100座,如今已不足百处。
  民居作为城镇、村落的基底,是塑造城乡风貌、传承地域文脉的关键要素,其中包含着建筑形制、营造技术、装修装饰、家具陈设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风民俗、家族变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研究对陕西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民居的保护在学界已是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政府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普通大众对传统民居建筑价值的认知仍普遍不足,保护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有效的保护方法,使得公众参与程度低,民居建筑被忽视、损坏、直至大量拆除,传统民居建筑急剧减少。因此,借助社区、媒体等多方面力量提高公众对传统民居建筑价值与保护方式的认知十分重要。对此,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以加强公众对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认知:
  第一,加强社区科普
  充分利用社区宣传设施,制作可供使用的传统民居建筑科普内容,如宣传海报、文章、模型等,投放社区进行基础科普宣传;同时,加强社区科普活动引导,开展如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讲座、展览等活动,配以生动的图片展示、引入动画效果、加入古建模型等互动性强的展示方式,推广适用性强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方法,强化居民认知;还可在社区引入新的科技设备,如虚拟现实设备,制作传统民居建筑衰败与保护后的场景对比模型,或展示已改造历史街区或村落的场景,让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民居建筑的魅力。
  第二,建立科普试点
  关于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认知的科普活动,应有针对性地选取传统民居建筑较为密集的街区或村镇建立科普试点,组织居民进行参观体验,帮助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落实;而后以点带面,更广泛地推动公众对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认知。同时应将科普试点的工作重点放在为居民提供双向互动、务求普惠诸如”坐诊式””菜单式”等形式的科普服务上。
  第三,增强儿童认知
  科普对儿童的科学教育意义甚大,作为承载科学知识的公共资源,可谓最经济且最便利的教育方式。同时,儿童对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认知有利于推动其家庭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长大后对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态度。对于儿童科普的传统途径主要是通过图书、展览馆等,近年越来越流行儿童科普绘本与科普移动应用,这些方式均可通过改进运用于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认知当中。例如,通过科普绘本、小动画等介绍传统民居建筑的生命历程,用拟人化的方式描述传统民居建筑与人们在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在保存完好的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中布展,通过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让儿童了解古人在民居建筑中的生活方式;还可与儿童科普移动应用合作,投放相关图书、绘本、视频、动画等,使其可应用于儿童学习机、平板电脑、手机等现代化设备中,促进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认知的普及。
  第四,制作科普手册
  科普手册是使用最广泛的科普手段之一,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图画等将科学技术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即使居住于传统民居中,居民对传统建筑的建筑类型、建造方法、建筑格局、建筑部件名称、建筑装饰隐喻等并不清楚,对建造习俗、传统生活习俗也普遍模糊,对如何保护更无概念。因此,制作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科普手册,令公众、尤其是传统民居的房主了解其建筑内涵与基本保护方法,是保护陕西传统民居的重要一步。这类科普手册可运用图文结合或漫画等方式,围绕陕西传统民居建筑的多样类型、文化内涵、历史故事、基本保护、修缮方法等内容展开。
  第五,运用媒体科普
  媒体科普已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科普方式,除传统的报刊、电视外,互联网媒体快速兴起。近年来各类自媒体公众号发展迅速,传播效果显著的公众号层出不穷。例如,“混知”便是使用漫画形式讲解历史与世界大事件,这种科普方式将阅读娱乐化、使读者轻松学习,同时借漫画道古今、弘扬传统文化,是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形式,也十分适合运用于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认知。此外,随着短视频APP的风靡,短视频这种形式也广受公众喜爱,其中既有可视化强的画面语言、也可增加形式多元的动画元素、再配以科学趣味的解说与合适的配乐,对推广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公众认知十分有利。
  传统民居建筑是塑造城乡风貌、传承地域文脉的关键要素,陕西传统民居建筑的大量消失使得家族、村落或城市的历史信息缺失,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是陕西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推动公众对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认知更是任重道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0PSL012)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