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新冠病毒变异总体呈现加快的趋势,国家卫健委已明确要求对所有输入新冠肺炎病例开展病毒基因测序。
这将有助于中国对病毒变异株的监测。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国务院联防联控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目前疫苗对变异株仍有效果。
●新冠病毒变异总体呈加快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相当的严峻、复杂,病毒变异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新冠病毒变异总体呈加快的趋势,世卫组织通报的数据显示,变异的频率从千分之0.1逐渐上升到千分之1.3。
二是发现变异株的国家数在不断增多,英国发现的变异株已经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南非发现的变异株在80个国家地区已经发现,巴西发现的变异株在45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经发现。尤其是新近出现在印度的变异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至少有44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该变异株的存在。
三是随着境外疫情的持续的传播,不排除出现新的变异株。我国有能力监测到境外输入的变异株,目前我国先后检测到英国、南非、巴西、印度的变异株。
●对所有病例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
为了外防输入,我国加强入境人员的联防联控,对入境人员,特别是印度及我国周边疫情高流行国家的入境人员加强卫生检疫,对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实施从入境地到目的地社区的全程闭环管理。
贺青华说,此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入境人员隔离期间采集鼻咽拭子标本开展核酸检测,其中第14天的核酸检测应当采集两份标本,采用两种不同试剂,原则上由两个不同检测机构开展检测,确保核酸检测质量。
除了“防人”之外,有关部门加大对相关国家进口物品,特别是冷链食品的外包装的检验检疫和消毒,强化进口冷链食品以及从业人员的定期核酸检测。我国还加强了变异株的监测,对所有病例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加强病毒变异跟踪研究,及时评估风险。
5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更新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其中明确提出,对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标本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动态了解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来源。
●疫苗有效率非100%,但保护是多重
5月3日,美国印裔传染病专家拉贾德拉·卡皮拉在印度感染新冠病毒后去世。由于他在去印度之前已经完成了两针辉瑞公司的新冠病毒疫苗注射,事件引发外界关注。“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个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国务院联防联控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
“疫苗的保护不是百分之百,因为科学上没有百分之百,但是大家需要了解疫苗的防护作用分为三个层面。”邵一鸣说,预防感染是一级防护,这也是最高、最理想的目标,预防发病、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避免死亡是二级防护,预防接种疫苗再感染的人把病毒传给他人是三级防护。也就是说,一级是防感染,二级是防发病,三级是防传播。
此前,西安曾发生一起医院检验人员在工作中被境外输入病毒所感染的病例,这名医务人员也接种完了两剂次灭活疫苗。有关部门对此病例有比较翔实的研究数据。
该患者发病的症状较轻,病情缓解得很快,与他一起工作的几十个人没有一个被他传染,“也就是说这个个案的二、三级防护是完全成功的。这再次说明疫苗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效,但是我们要看疫苗接种的大人群,绝大部分还都是有效的。”邵一鸣表示。
●目前疫苗对变异株仍有效果
邵一鸣介绍,国内疫苗研制企业和疫苗研究机构对应对变异株的问题非常重视,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病毒变异株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传播过程中病毒会一直变异,国内和国际一直在追踪。
可以将新冠变异病毒粗略分成两大类,一是去年上半年流行的早期变异株,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变异株不会影响我国疫苗的保护效果。第二类就是几个列入世卫组织关注名单的,比如英国发现的变异株、南非发现的变异株、巴西发现的变异株等。
而对这几个毒株,“临床试验数据、交叉中和抗体保护数据以及更为重要的百万人规模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我国的灭活疫苗和国外的mRNA疫苗,对这三种变异株仍有保护效果。至于印度发现的变异株,数据在搜集过程中”,邵一鸣表示,我国灭活疫苗技术路线应对变异株是非常快捷的,生产工艺不需要变更,只需要在投料端投变异株,一个生产周期产出的就是新疫苗。
邵一鸣强调,目前现有疫苗对多数变异株仍然有效,所以我们要尽快接种疫苗,只要通过疫苗接种建立起免疫屏障,把病毒传播阻断,变异株的发生就会被阻断。而且只有全球建立免疫屏障,才能阻断变异病毒在各国的发生和传播,才能最后终止新冠疫情。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