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3日,省林业局组织召开《陕西省“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规划(2021年—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出席并讲话。中科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邵明安,国家林草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赵金城,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卢泽洋等7位专家学者参加评审会,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并就进一步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提出了意见建议。
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指出,“绿色碳库”是一个全新课题,也是新时代给予林业部门的机遇和挑战。开展“百万亩绿色碳库”建设,就是为凝聚共识、汇聚众智,合力科学推进陕西省生态空间治理、提升生态空间“亩产量”,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林业力量。党双忍强调,陕西3亿亩国土空间,2.2亿亩是由林地、草地、湿地、沙地等组成的生态空间。这2.2亿亩生态空间就是2.2亿亩“绿色碳库”,而且是正值青年、继续成长的“绿色碳库”。要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及落地实施工作,真正把“百万亩绿色碳库”打造成指引全省生态空间治理的“标杆”“向导”,为建设美丽陕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专家们一致认为,推进“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对实现陕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规划》指导思想清晰,建设目标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建设任务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提出的“绿色碳库”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技术措施符合国家规范,对探索陕西“绿色碳库”碳汇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空间赋值、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规划》目标要求,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类型多样的高标准“绿色碳库”示范基地70个、面积70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185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338万吨。到2030年,在巩固提升已建“绿色碳库”示范基地基础上,新建高标准“绿色碳库”示范基地42个、总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320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585万吨。
(本报记者 孟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