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技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未来命运,而国家或民族科技竞争力的基础是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虽然2018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已达到8.47%,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仍然明显,还无法有效支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就是科普,社区科普是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基本工作内容,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当今科普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体现,对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鉴于以往虽有学者涉及社区科普领域的研究,但定量性的实证研究有限,课题组通过实证调查,得出了关于社区科普状况的总体判断,并针对实证研究中发现的社区科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社区科普的对策。
调研方法及结果 研究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包括不同性别、职业、年龄等的社区居民300名及社区工作人员与科普自愿者20名。回收有效问卷266份,问卷有效率88.7%。
调研结果如下:
社区居民对社区科普知晓率低
仅35.34%的社区居民知道自己所在社区有科普活动,68.42%的被试知道自己所在的社区有科普设施,49.63%的被试不太清楚或认为所在社区没有社区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
社区居民社区科普实际参与度低
社区居民社区科普参与热情高,但过去一年没有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被调查者达75.94%,如果社区组建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愿意成为社区科普志愿者的被试占被调查者的68.42%;
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科普工作现状满意度较低
社区居民认可社区科普的价值,希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67.67%的被试认为社区科普活动会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帮助,99.62%的社区居民希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对自己所在社区的科普工作现状非常满意的仅占被调查对象的5.64%,较为满意的占22.18%;
社区居民的科普兴趣较为广泛
社区居民感兴趣的科普知识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生活健康类知识(77.44%)、重大科普事件(65.04%)、环境保护(57.52%);
社区居民对社区科普方式等有具体的期望
社区居民希望所在社区采取的社区科普方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科普展览(59.77%)、科普宣传手册(52.26%)、科普知识讲座或培训学习(51.13%),希望社区在科普推广上改进的排在前三位的是科普设施与场地建设(58.27%)、科普工作管理(46.99%)、互联网建设(45.11%),最希望社区科普活动的开展时间是休息日的白天(51.88%);
对社区科普工作的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科普的知晓率
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科普的知晓率,既要创新社区科普宣传方式方法,又要注重持续宣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1)创新社区科普宣传方式方法
首先,融合社区科普载体。融合口头宣传形式、出版物形式以及新媒体形式。既可开展专题宣讲、现场咨询,又可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还可以利用宣传栏、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把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科普资源精准推送到不同的人群。
其次,融合社区科普内容,将单一领域社区科普模式与大科普运作模式相融合,从而使科普内容更合理、更全面。
再次,融合社区科普实施方向与方式。单向传授、团队互动与群体共享三种科普模式并用,基地共建模式、科普大学模式与阵地模式并用,共同助力科普宣传。
不仅科普教育基地共建,使科技馆、学校、企业等联合开展科普工作,同时利用科普大学对不同层次的居民进行不同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还可以利用科普画廊、报告会、实物展示会、知识问答、小品、歌曲、广场舞、微电影、讨论会、讲座、海报、微信公众平台、QQ、微博、移动APP等多种方式进行科普宣传。
最后,创建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社区科普e站。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实施主体方面进行泛化,内容方面因地制宜,渠道方面进行革新,前沿技术方面进行整合,打破单向传播的传统局面,让受众广泛参加。
(2)注重社区科普的持续宣传
社区科普要有成果,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注重持续宣传。要“贴近公众、贴近民生、贴近实际,持续开展社区科普活动”。
(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方位的进行宣传
既要坚守宣传老阵地,通过小区公开栏、黑板报、宣传手册、拉横幅、电子屏、小喇叭等传统宣传手段,又要利用新媒体“线上”进行宣传。还可以发挥党员与楼组长作用,带动更多居民了解、参与社区科普活动。
增强社区居民社区科普参与度
针对社区居民社区科普参与意向热情高,但实际参与度低这一调研结果,组建拥有专业的人才队伍的社区科普宣传队伍、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势在必行。
满足社区居民的社区科普需求
根据社区居民的社区科普需求开展活动才更容易受到居民配合和认可。
(1)丰富社区科普内容
科普内容方面既要尽量全覆盖生活健康知识,也要进行重大科普事件(如甲流、非典、新冠等知识)及环境保护知识的介绍,还要兼顾社区居民比较关注的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再就业培训等社区居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2)大联合、大协作
调研显示出社区居民最希望所在社区采取的社区科普方式是科普展览,最希望社区在科普设施与场地建设上有所改进。“大联合、大协作”即利用政府购买或社会力量整合盘活科普资源,形成类似联盟的机构。该联盟机构不单独隶属于特定的街道或社区,可以随时根据各社区的情况,保证社区科普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科普活动过程的流畅运转。
(3)尽量按照社区居民希望的时间开展活动
线下活动尽量选择社区居民所希望的休息日的白天开展社区科普活动,线上活动可多时段举行。活动开展以前可以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选择最适合大家的时间开展活动。
增大社区科普经费投入,健全社区科普组织网络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把科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然而,目前社区科普财政预算还未列入科普专项经费。
此外,社区科普工作需要统一进行协调组织,建立制度化的科普工作机制非常重要,惟其如此,社会资源才能够充分被利用,社区科普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社区科普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要使社区科普工作取得好的效果,社区居民的整体科学素质得以提升,就要在高度重视社区科普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健全社区科普组织网络,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增大投入,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社区科普需求为出发点,以宣传引导为抓手,组建社区科普工作队伍,创新社区科普方式方法,融合社区科普,构筑全方位的科普宣传方式,多层次的开展科普活动。
□ 西安财经大学 王浩 高立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韩文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