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超过52%,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更加重了孩子双眼的负担。如何为孩子护眼,成为众多家长的心病,护眼产品因而再次风靡。
宣传得天花乱坠 调查发现,市面上销量较好的护眼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贴敷类大多夸大宣传 贴敷类主要包括护眼贴、蒸汽眼罩等,每片价格仅几元甚至几角。在实际宣传中,很多产品夸大其词,无视相关规定。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就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指出,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
按摩类效果名不副实 这类产品主要包括气压型、润眼型等,价格跨度较大,从几十元至几千元不等。在网络平台上,一些产品评价里是清一色的好评。但这些好评言词同质化较严重,并且在针对该产品的提问版块,有不少买家表示“没用”“已闲置”“很鸡肋”“没啥效果”,还有人反映“噪音有点大”,评价中也有买家称“效果很鸡肋”“智商税”。此外,部分护眼仪还打出了“近视杀手”“智能保护视力”等较绝对、有误导性的标语。
口服营养素多为进口或大品牌这类产品主要成分为蓝莓叶黄素,有胶囊、压片糖果等形态,价格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以进口品牌为主,通常标有日本、新西兰“原装进口”等字眼,国产的一般也是家喻户晓的大品牌。销量榜首的某叶黄素酯压片糖果评论中,大多为“味道好”“红血丝有减少”。
用不对反而伤眼 贴敷类产品护眼效果比较有限。专家表示,部分含有中药成分、叶黄素的产品可能会起到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干涩感的作用,但在预防近视、淡化黑眼圈和细纹、改善睡眠方面的效果是几乎没有的。这类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使用,对于本身有眼部基础疾病的人,护眼贴可能会加重病情;对产品成分过敏、皮肤和眼睛都比较敏感的人,容易出现过敏、结膜炎等问题;小孩子眼部比较脆弱,使用护眼贴很容易出问题。
对于按摩类产品,专家持保留态度,如果按摩仪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就极易导致视网膜脱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并且,按摩眼周穴位虽然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但是不能治疗近视。
至于口服营养素类产品,专家表示,其具有护眼功效,但这些营养通过日常饮食也可以获得。营养素产品属于膳食营养补充剂,适合身体吸收功能较弱、需要额外补充的人群。
(牛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