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睡不好”是最让新手爸妈头痛的事情之一,其实,睡眠差大多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因为很多人对婴儿睡眠有着错误的认知。
误解一:玩累了自然就睡了 其实,婴儿越缺觉,越睡不踏实,累到崩溃会很难入睡,出现“闹觉”。过度疲劳时,宝宝在入眠过程中常常很难安抚,越困越哭闹,哄睡难度飙升。虽然有时候宝宝累到极致最终还是会睡着,但往往是闹到最后突然一下子睡着了,是不健康的崩溃式入眠。
误解二:精神那么好,玩得那么开心,一点没有睡觉样 精神好,玩得开心,对大人来说是清醒的标志,对婴儿却可能是过度疲劳的表现之一。不睡觉有可能是不困,但更多时候可能是宝宝“想睡却没有适合的环境睡、没有能力睡”。尝试给宝宝换个安静的环境,他可能立即就开始打哈欠了。
误解三:睡太多了所以不睡 睡眠会促进睡眠,越是睡得少的婴儿,越容易因为缺觉导致神经紧张兴奋,无法安睡,且入睡后很快醒来。白天睡得少,夜里反而安睡的情况也有,但较少。随着年龄增长,白天和晚上的睡眠会逐渐此消彼长,但这个转折点要到9个月-1岁才会逐渐显现。出生头几个月,婴儿所需要的睡眠量甚至可能是成人的两倍之多。总而言之,睡得越多,入睡越容易。对于小婴儿,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不睡,但大部分情况不是因为睡太多。
误解四:白天不睡晚上才能好好睡 白天按时充足地小睡,能够保证宝宝白天良好的状态。以4个月婴儿为例,白天可能仍然需要4-5小时的小睡,这是正常的,远超很多成人的想象。白天有2小时的小睡,对成人来说很长,甚至可以叫睡多了,但不适用于婴儿。
(陈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