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现在与心理相关的话题很受关注,但临床上,精神心理疾病的就诊率、治疗率还是比较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对其的污名化还十分严重。
误解1:它不是真正的疾病。被确诊的精神心理问题就是疾病状态,有时它对人的折磨比肉体之苦更痛。
误解2:心理问题很少见。据《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的一项大型流调结果显示,中国成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6.57%,这个比例非常高。
误解3:得病肯定是不良养育方式引起的。精神障碍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涉及遗传学、生物学、个性、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方面面。
误解4:精神疾病患者很危险。事实上,精神疾病患者更有可能成为暴力和欺凌的受害者。
误解5:精神病治不好。精神心理障碍一般需要较长的治疗疗程,但并非无法治愈。
误解6:这些人就是性格软弱。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个性因素的影响,但认为患者本身就“性格软弱”或“有缺陷”,是脱离现实的。
误解7:精神疾病患者工作无能。在疾病发作期,患者由于心理功能受损、身体虚弱,确实会影响工作。但是缓解期、恢复后的人完全可以胜任以前的工作。
误解8:孩子不会有精神疾患。事实上,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预警信号会出现在幼儿身上。一半的精神心理障碍在一个人14岁之前就表现
出首发症状。
(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