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通过脾、胃、肠来论治脑病具有良好疗效,其中又以胃为重点,即所谓的“脑病胃治”。
生理上相互联系。从经络循行上看,脑与胃经、大肠经在经络结构上有密切联系:“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循眼系,入络脑”。从脏腑功能上讲,脑为神之所主,故可主宰生命活动,统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筋骨。而神之所生,则依赖于身体的气血津液,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腐熟及脾的运化,方能化气生血,气血津液充足则脑神得以滋养。
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胃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化生气血津液,若脾胃伤则气血津液化生不足,全身脏腑则会失于濡养,体现在脑病上则是脑髓不充,清窍失养,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痴呆等症。《伤寒论》阳明病中多有因“胃中燥”而致“烦躁”“谵语”“喜忘”“癫狂”的描述。此因胃肠燥热内结致腑气不通,燥热挟浊气上攻,扰及神明所致。若脑主神明功能失常,则会影响对各脏器的掌控、协调功能,从而引起包括胃、脾、肠等在内的脏腑病理变化。
现代医学佐证。现代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影响肠道功能的重要因素。许多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均揭示了心理因素与肠道功能有关,性格外向、自尊心强的人大便频繁,量多;便秘患者则具有较高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双向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脑可影响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以及肠黏膜免疫反应,还可通过改变肠黏膜的通透性调节肠道菌群构成及功能变化。而肠道菌群不仅可调控对食物的选择,还可参与调控脑发育、应激反应、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等中枢神经系统活动。
(孙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