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楠)近日,连续降雨天气给夏粮收获带来影响。为解决群众无处晾晒麦子的棘手问题,兴平市一家瓜子生产企业正帮助附近村民烘干雨天抢收的麦子。
6月5日,记者走进该企业,只见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烘干设备正马力全开运转,一辆辆装有麻袋的叉车往返穿梭,不断有小麦被倒入机器中等待烘干……
“这些小麦都是附近群众收获的。因为下雨,地面还没有干,群众没有晾晒的地方,所以一些人就委托我们把小麦拉来烘干。”企业负责人张小辉说。
自5月25日起,兴平市遭逢阴雨天气。5月30日,张小辉收到了兴平市丰渭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全西打来的求助电话:“合作社在渭河滩地种植的240亩小麦已经进入蜡熟期,正是收获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收割,长在地里的麦子就会发芽、霉变。”
当天下午,麦子就被倒入烘干池,准备烘干。然而,烘干小麦和烘干瓜子并不是一回事。一方面,小麦颗粒小、密度大,热风很难均匀覆盖到每粒小麦。另一方面,工人们都没有烘干小麦的经验,到底采用多少温度烘干才能既保证效果又不破坏小麦品质,成为摆在大伙儿眼前的难题。
40摄氏度、50摄氏度、60摄氏度……为了摸索出最适宜的烘干温度,张小辉一家和厂里的员工守在烘干线上,一边烘烤一边仔细观察,经过整个晚上的调试才确定了最合适的小麦烘干温度。随着工人们逐渐掌握技巧,烘干效率逐步提高,从最早8个小时烘干一炉,加速到4个小时烘干一炉。在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后,合作社运来的240亩小麦全部烘干完成。
随后几天,周边村镇的农户相继把麦子送来烘干。截至6月5日,该企业已累计为附近农户烘干小麦15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