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孩子们就是八年级学生了,是否还要佩戴红领巾?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知道孩子们也在思考。我思考的是如何欢迎这份长大,如何更加有仪式感地摘下红领巾——它是优秀和光荣的见证,也是骄傲和荣誉的象征。
我想孩子们考虑更多的是:摘下红领巾,就不用再担心会忘记戴了,也不再担心上体育课太热了。以前我看到有些孩子不太认真对待每日佩戴红领巾的事情,那个时候我就告诉过他们:“对于你们来说,红领巾飞扬在脖子上的时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说明你们还是个孩童,可以撒娇,可以任性,这样的时光是在每一天的倒计时中很快消逝的,因为你们在长大。要珍惜与红领巾在一起的日子,因为这段时光叫童年。”
摘下红领巾是顺其自然的事,但如何使摘下更有意义,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想给孩子们一个仪式,让他们知道:从今天开始,与以往不一样了;从今天开始,我应该有更多担当。我想告诉孩子们:欢迎长大!
课间10分钟,我带着57颗棒棒糖走进班级,看到忙着学习的孩子们很是欣慰,无论是否过了红领巾陪伴的年纪,在我眼里他们永远是孩子。我请他们停下手头的学习,郑重地说:“请全体同学整理好自己的红领巾。”听到这句话,孩子们动了起来,用手抚平胸前的红领巾,一如既往。
“孩子们,我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今天滕老师想用手中的棒棒糖换你们的红领巾。因为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不用再佩戴红领巾了,你们已经长大啦!”教室里有掌声响起,但随即陷入迟疑,似乎想起什么似的,鼓掌的孩子停下了,眼里流露出不舍。
“现在,全体起立,双手摘下红领巾,抚平,我要用手中的棒棒糖交换你们佩戴了7年的红领巾。在过去7年的时光里,你们在红领巾的陪伴下表现得很棒。以后,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14岁,在法律上意味着你要对别人的生命负责,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4岁,在成长中意味着你应该有更加清晰的目标;14岁,在学习上意味着你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战,也意味着你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现在,交换仪式正式开始。”我边说边走下讲台,走近每一个孩子,他们端端正正地把红领巾抚平并挂在我的手臂上,双手接过棒棒糖。有兴奋,有不舍。
放学之前,趁着孩子们在写作业,我把交换的红领巾一条条放回他们的桌上。有些孩子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叠好装入书包。每一个孩子都很认真,没有嫌弃,没有冷漠。我想这应该是红领巾最好的去处吧。
第二天早上,我打开《成长历程家校本》,看到了孩子们的感悟。
小铭说:“今天,我们摘掉了陪伴7年的红领巾。我们摘下的是回忆,是往昔,是对过去的自己说再见。而我们迎来的是充满未知的未来,是更加美好的世界。青春年华,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担当,向更好的自己,出发!”
严晗说:“今天,滕老师在班级宣布了一件‘大事’:我们不用戴红领巾了。解下的那一刻有一种不舍,它陪伴了我7年多,但随后却觉得很高兴。终于可以离共青团员更近一步了。我们摘下了红领巾,代表着我们的思想要更进一步。期待长大的生活……”
让一间教室时刻充满仪式感,让小小的仪式感点缀成长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提醒孩子们要去爱,也要知道被爱着。曾有一位教育学者在谈到仪式感时说:“没有一件成功的事是可以随意完成的。”就像做每一件事都不能应付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仪式感的滋养。做什么很重要,孩子们的感悟和行动更重要。在小小的仪式中,孩子们摘下了“习以为常”的红领巾,接过老师充满期待的祝福,还有我的问候——欢迎长大。
(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