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既不能歌,又不善舞的我来说,写作似乎成为我唯一倾注思绪、发泄情感的途径,一份思绪,一种情感,和着便成了一篇文章。我喜欢写作,它可以让我轻轻淡淡或是浓墨重彩地写出我的故事,促使我在精神世界辛勤劳作。自己的拙作不少,不过只有三篇文章令我刻骨铭心。
人生第一篇文章,不,应该是作文。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课后写作练习题《爸爸的生日》。提起爸爸的生日,我的印象是快乐与遗憾的,没有过多的思考,写出了爸爸生日那天,我和妈妈等爸爸过生日,爸爸上班回家晚了,我和妈妈等到半夜才给爸爸过了一个迟到仍然温馨的生日,短短300字。
语文老师收上作业后,偷偷地发给了一个参赛机构,一个月后我意外地获得了一等奖,这个“引子”点燃了年幼的我对写作强烈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从那以后,我认真对待每一节写作课,每每的范文演读便成为我上学时候最快乐的光景。积极参加每一次征文活动,我幻想着会有一次作文可以登在书刊上,甚至痴想让大家也像研究鲁迅的文章一样,逐字逐句的去品味个中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到了该为学业奋斗的年龄,月考、期末考,命名式的写作成为我获取分数的一种附属品,固定的写作思维加快了我写作文的速度,但是它不再变得自由,更不一定真实,写作不再是我的快乐所在!
高中时,老师让我们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性的事物,我本极爱秋天,提笔工整地写下《吾言秋雨》——说说秋天用雨滴传达的声音,多么温柔的题目啊!可接下来的写法又是“天下文章一大套”,不仅没有尽情尽兴地写出自己对秋天的热爱,且中途不知道写些什么。最后作文本发下来,语文老师用红笔赫然写道:“你的作文远没有题目构思的漂亮!”
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这些年来,纵然掌握了更好的写作技巧和文章逻辑的安排,积累更多的名词好句,到头来又有什么用,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我明白,只有倾入感情的写作才能创作真正的文章,没有过多的修饰修辞,直抒胸臆远比无病呻吟惹人喜爱,坦率真诚也比故作深沉来的瞩目。
至于我的第三篇文章,坦率地讲,它还没有出现,存在于我心底的那个位置,它在等待有一天豁然开朗的我将它呼唤出来,它对我的印象是富有灵性的,带有足够的自我色彩,不带有世俗功利。它可以给人以正确的启迪,激发正能量,也可以让人从它当中找到自己,清纯无瑕的自己。
我的人生有三篇不能忘记的文章,是因为它们是我写作路上的标记石。第一篇文章,激发兴趣,让人激情,对写作产生欲望的第一步;第二篇文章,融入了他物的影响,让人颓废,让写作不再舒心的第二步;第三篇文章,是我自己对未来的精神寄托,给人希望,这是我情愿投入写作的第三步。章章击心,步步入心,请让我重新用一颗真诚坦率的心去面对写作,描绘筑造自己的梦中城堡。
不忘三文章,以心写作。
(作者系西安工程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