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单发为主,主要的病理类型为海绵状血管瘤。通常情况下,肝血管瘤在肝内部生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瘤体较小时一般无任何临床症状;增大后则可表现为肝大或压迫胃、肠等邻近器官,引起中上腹不适、腹胀、腹痛等症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病因 先天发育异常 多数研究认为,肝血管瘤是肝脏末梢血管先天发育异常、血管畸形所导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导致血管畸形发展,最终形成血管瘤。
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许多肝血管瘤患者都有家族史在肝血管瘤家族中,肝血管瘤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
激素水平改变 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导致肝内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形成肝血管瘤。
其他因素 某些药物也会导致肝血管瘤的发生。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等,会增加肝内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可能性,从而增加肝血管瘤的发生率。如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良情绪等。喜食高脂饮食或常吃辛辣刺激性及生冷的食物,长期处在愤怒、忧郁、紧张的情绪之中等都可能会导致肝内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畸形生长,从而形成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的诊断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相关病史,包括就诊者有无不适,是否有肝脏相关疾病、最近用药情况、是否做过手术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腹部查体来确定患者的肝血管瘤位置、大小等信息。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CT、MRI等,这些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血管瘤的位置、大小、数量、形态等,对于诊断肝血管瘤非常有帮助。
病理活检:如果医生无法确定肝血管瘤的性质就需要进行病理活检,通过活检可以确定肝血管瘤的诊断及是否发生恶变,但肝穿刺活检准确率低且易导致出血,一般不建议采用。
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主要是对于肝血管瘤体积较大(>5cm)、生长迅速、有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方式包括,肝段切除术、肝血管瘤剥脱术、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肝动脉栓塞(TAE)等,可以直接作用于肝血管瘤,破坏肝血管瘤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该治疗能使病灶周围组织凝结,使瘤体局部萎缩变硬,达到固化肿瘤的目的;射频治疗原理与微波相似,对小血管瘤治疗效果尚可。
肝血管瘤的预防措施 保持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情绪,避免情志内伤等,有助于预防肝血管瘤的发生。
避免药物滥用:长期服用一些药物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使其发生病理变化,增加患肝血管瘤的风险,如一些雌激素药、避孕药等。
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肝血管瘤,必要时及时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较小无明显症状时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当患者出现肝病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诊断,肝血管瘤较大或引起症状时需积极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乱用药物,定期肝脏检查等都是预防肝血管瘤的有效措施。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