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清明有“五忌”
   忌寒
  清明时节,春寒仍然未尽,昼夜温差较大,人体易受寒邪侵袭。根据中医理论,寒邪入侵体内会导致阳气受损,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引发各种不适症状。因此,清明节养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保暖防寒。
  在清明节这段时间,早晚温差较大,清晨和傍晚时段容易感受到寒意,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身体受凉。可以选择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暖的帽子以及围巾等,注意保护头部、腰腹等易受寒部位。通过热水泡脚、多喝热水、适当运动等方式,可以增加体内热量,帮助身体保持温暖。
  忌热
  清明正值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容易导致人体火气上升。中医认为,火气过旺会伤津液,引发口干、口苦等不适症状。
  避免暴晒。如果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会导致体内湿气排不出去,从而出现上火的症状,导致口干口苦等症状。因此,外出时要注意遮阳防晒,避免长时间暴晒,尤其是在中午时段。
  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性温热,容易助火上升。在清明节期间,可以选择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清汤等,有助于平衡体内火气,保护津液。
  忌风
  清明时节,春风渐起,风邪易侵袭人体。风邪主要特点是移动迅速、难以捉摸,容易侵入人体经络,导致疾病发生。
  避免大风直接吹向身体。室内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通有助于排除室内湿气和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避免突然改变环境温度。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应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免影响身体的适应能力,引发感冒等疾病。
  忌虚
  清明正值春季,此时人体阳气较盛,阴气较弱,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尤为关键。中医认为,清明节要注意避免劳累过度、情绪不稳等,以免伤及脏腑功能,导致虚弱疲乏。
  适度运动是调养身体的重要方式之一。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帮助调整体内阴阳平衡。
  忌饥
  春季气温回暖,人体阳气逐渐升发,此时正是脾胃气血运行的重要时刻。因此,在清明时节要特别注意调理脾胃,避免饥饿过度,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的发生。
  清明节的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推荐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梨、青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消化不良。

(胡秀武)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