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在选购食材时往往追求简单、方便。醋作为常见的调味品,其价格差异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不禁会问:几元钱的醋和几十元钱的醋,到底差在哪里?
醋是怎么来的? 要了解醋的价格差异,首先需要明白醋的起源和分类。
醋的起源有着多个传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杜康的儿子在帮助父亲杜康酿酒的过程中,因为一次懒惰,没有严格控制酒的发酵温度和时间,结果意外将酒酿成了醋。
其实,根据GB 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对醋的定义,醋的本质是由含有淀粉、糖类的原料(如水果、谷物、薯类等)或酒精,经过发酵而成的酸性调味品。
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陈醋、米醋、果醋、白醋等。每种醋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用途。
目前,国内不同产区都有各自的代表醋,比如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等。这些醋基本是以各自地区的主产粮食作为原料,加上各自的传统酿造工艺进行生产。
高价醋和低价醋有什么区别? 两元一袋的醋和上百元一瓶的醋,价格差了几十倍,实际差别真的大吗?
在分析了30多款醋的原料、工艺后,我们发现高价醋和低价醋,在品质、原料、酿造工艺和口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总酸度 高价醋一般总酸含量比较高。总酸值代表了食醋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醋酸的量,是食醋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酿造醋来说,总酸度越高说明发酵程度越高,食醋的酸味也就越浓,质量也就越好。同时,总酸数值越高,酸性越强,能更好地防止细菌污染,使醋保存得更久。
酿造时间与工艺 高价醋通常酿造时间更长。一般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这种长时间的发酵有助于醋中的有益成分充分形成,酸度适中,使得醋的口感更加醇厚,带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独特的香气,能够提升菜肴的整体风味。
而低价醋可能采用液态发酵或短期的固态发酵,其酿造时间相对较短,工艺也相对简单。且酸度较高,缺乏层次感,风味也相对简单,因此口感和风味相比会有所欠缺。
原料与添加剂 高价醋多选用高品质材料,如优质粮食、有机原料、天然水源等,确保产品的纯天然和高品质。好工艺保证了口感、色泽和储存时间。低价醋为了降低成本,可能采用普通粮食、酒精或含有一定添加剂的原材料进行酿造,缩短发酵时间,通过调节口感、色泽等来弥补不足。
买醋应该看这几点
1.看标准或地理标识
目前市面上山西醋占了半壁江山。在小编整理出的30款热销醋里,有12款来自山西,大家熟知的紫林、水塔、宁化府、东湖,都是山西醋的品牌。
如果你不想动脑子,可以在选择调味品时看标准,按照GB/T 19777、GB/T18623(特级)生产的直接选。有地理标志产品的醋要求会更多,除了总酸、不挥发酸和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山西老陈醋的国标还会对氨基酸态氮、还原糖等指标做规定。
2.看总酸度
总酸≥5发酵更充分。除了山西和镇江的地方醋以外,其他地区的醋基本都按照GB/T 18187《酿造食醋》的标准生产。
虽然国标中要求固态发酵的醋总酸度要≥3.5,但实际上这是最低的要求。想要买好醋,总酸起码得在5以上,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6以上的。
3.看配料表
醋本身作为调味品,每个人对它的追求并不相同。
如果你比较看重成分,追求品质,喜欢天然的味道,建议可以在选择时,选配料里只有水和谷物的醋。这种醋没有过多额外的添加,成分也很天然。
如果你只在意醋的口感,对成分要求不高,那么配料表的组成则没有那么重要,选价格便宜的正规产品就行。
(李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