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频繁出现雷雨等强对流天气。湿热天气使人体排汗增多,体温调节失衡,易导致中暑。同时,高温高湿会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引发心脏不适及心血管疾病。
易引发中暑
环境温度过高 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30℃时,尤其是在无风环境中,人体从环境中吸收的热量过多,体温调节中枢负担加重,容易引发中暑。
散热障碍 湿热天气,空气中的湿度大,导致人体汗液蒸发困难,散热受阻。穿着不透气的衣物、肥胖等因素也会进一步阻碍散热,增加中暑的风险。
汗腺功能障碍 人体主要是通过皮肤汗腺散热。由于皮肤烧伤、药物作用或其他因素导致汗腺功能受损时,热量在体内蓄积,也容易引起中暑。
身体负担加重 在湿热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恒定,身体需要加大代谢负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这也会增加中暑的风险。
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血压波动 湿热天气容易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当人体从室外高温环境进入室内低温环境时,血管又会迅速收缩,血压骤升。这种频繁的血压波动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极大的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糖、血脂水平变化 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糖、血脂水平升高。
血液黏稠度增加 湿热天气易导致人体出汗增多,使得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加快。如果补充不及时,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还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血管疾病。
情绪波动 湿热天气还容易引发人们的情绪波动,如烦躁、焦虑等。这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得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易引发皮肤疾病
汗液分泌增加 湿热天气下,人体为了维持体温平衡,会大量分泌汗液。这些汗液如果长时间停留在皮肤表面,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细菌滋生 当汗液与皮肤表面的油脂、灰尘等杂质混合后,容易形成污垢。这些污垢不仅堵塞毛孔,还会为细菌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其大量繁殖。
皮肤屏障受损 细菌滋生和污垢堆积会破坏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使皮肤变得敏感脆弱。此时,如果再加上摩擦、搔抓等外部刺激,更容易引发皮肤炎症。
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食欲下降 湿热天气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但同时也会影响人的食欲,使得食物摄入减少。
消化吸收功能减弱 由于湿度大,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高,这会影响人体内的水分代谢,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高温会使胃肠道内的酶活性降低,减缓消化速度。
细菌滋生 湿热天气下,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细菌滋生速度加快。如果食用不洁食物,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易引发关节炎
免疫应答异常 湿热天气容易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应答异常。这种异常反应可能会攻击关节部位的软骨和滑膜,引发关节炎症。
湿度影响 高湿度的环境会使关节部位的液体平衡受到干扰,可能导致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加重关节负担,从而引发关节肿胀和疼痛。
温度变化 湿热天气,温度的变化也较为频繁。这种温度变化可能会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收缩或松弛,影响关节的稳定性,进而加重关节炎的症状。
(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