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咸新区渭城街道龚西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积极发挥党建“主脉”功能,聚焦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通过资源盘活、项目驱动等方式,持续建设乡村“造血”系统,扎实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聚焦“发展力”,提质增效。立足区位优势,龚西村盘活望贤路南侧29亩闲置集体土地,建成270平方米的交通服务主题全功能新型红色驿站。以“引进社会资金+村集体土地入股”的模式,建成龚西诚驰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配置快速充电桩17个,同时可为34辆车充电,提供全自动洗车等一站式服务,集体经济年度增收约15万元,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10人。同时,建设集免费的休息、充电、阅读、茶饮、红色Wi-Fi等于一身的公益性红色驿站,为物流司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和环卫工人提供公益服务,实现“奉献、友爱、互助、团结”目标。
聚焦“保障力”,反哺民生。按照“发展成果村民共享”的思路,龚西村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和成果反哺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群众就业、慰问困难群众等公益事业。龚西村用集体资金开设了“爱心公益”理发室,为村内低保户、困难户、环卫工人、残疾人、退役军人及70岁以上老人提供无偿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村民开展上门服务。理发室每周开放两次,开设以来平均月服务村民150人次,用实际行动把“渭您办”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龚西村坚持每年为70岁以上老人举办“重阳宴”,累计慰问高龄老人1500余人次。资助本科生26人、投入资金15万余元。
“在充电站顺利运行后,我们正在全力推进龚西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取多元化发展,打好集体经济造血的‘组合拳’。增收致富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村上治理服务的拓展,争取让村民在日常生活的便利中享受到更多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龚西村党支部书记尹昭飞说。
(吕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