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生态保护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发展,坚持农水结合,紧抓“蓄、引、养、节、防”五个环节,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大力实施苹果“北扩西进”和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成功创建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和秦岭猕猴桃两大国家级产业集群,形成渭北南部、渭北北部和陕北山地三大苹果产业带、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澄城樱桃、大荔冬枣、佳县油枣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依托资源禀赋和立地条件,初步形成蔬菜产业“一区三带六板块”布局,打造蔬菜产品品牌287个,企业品牌203个,蔬菜地理标志产品20多个,连续五年全省蔬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畜牧业加快渭北、陕北布局,建成奶山羊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陕西生猪产业集群,奶山羊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效益居全国第一;获批建设陕北小杂粮特色产业集群,在延安、榆林两市9个县(区)实施八大工程,将打造全国小杂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高地、黄土高原小杂粮产业发展高地;实施2024年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在黄河流域内投入3.969亿元衔接资金支持25个县(市、区)567个村壮大集体经济。
在乡村建设方面,出台《陕西省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立足关中、陕北不同地形地貌及地域文化特色,统筹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有序推进有条件的村庄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制定《陕西省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清洁乡村、净美家园”村庄清洁行动,黄河流域内累计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39.3万座,普及率达到81.8%,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94.26%;对标乡村建设目标任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农村道路畅通、数字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黄河流域内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乡镇以上行政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注重优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黄河流域内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何建军表示。
(记者 鱼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