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冬至吃饺子那些事
周虎军
  “冬至吃顿扁,不冻耳朵不冻脸。”这是农村广为流传的俗语。
  中原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山珍海味、珍馐美味,只懂得“过大年吃饺子”,往往能从饺子里吃出2分钱、5分钱的硬币来,欢呼雀跃,觉得饺子是世界上最好的美食。
  “饺子”起源于北方,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宋代名为“角儿”,清朝称为“扁食”。中原地区至今大多数农村仍然叫扁食。现如今,我国南北方对饺子的称谓各不相同,北方称“饺子”,南方大多数地区则叫“馄饨”或“云吞”。这些众多的名字中,我觉得“云吞”最有意境,形象生动,让人直观地想象到食者吃饺子时狼吞虎咽的情景。
  饺子馅品种繁多,有芹菜猪肉馅的,有韭菜鸡蛋馅的,还有羊肉大葱馅的……我父母做白萝卜猪肉馅饺子最拿手。
  冬至当天,妈妈选几个刚从地里收回来脆生生的白萝卜,用清水反复洗干净,再用切菜器把白萝卜擦成丝,放到锅里煮七成熟,捞出后把白萝卜丝里的水分挤干。
  饺子馅以带一些肥肉的猪前腿最佳。每年爸爸剁饺子馅很有仪式感,戴上围裙,先把菜刀在水缸沿上磨几下,用大拇指在刀口轻轻刮一刮,感觉刀刃是否锋利。随后,他双手各持一把菜刀,如同戏曲里的武生粉墨登场,带马抬刀,双刀在案板上交错落下,发出“咚、咚、咚”的响声,如同戏曲里两军对垒,锣鼓喧天。一会儿工夫把肉、萝卜菜剁成馅,把花椒油、葱姜碎、酱油、五香粉、盐依次加入,按照顺时针方向搅拌均匀,即成饺子馅。
  包饺子的时光是温馨快乐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分工,有合作,哥哥擀饺子皮,我跑前跑后打下手,爸爸、妈妈、姐姐动手包,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镌刻在我的脑海中,永不褪色。一张张饺子皮包裹了精心制作的肉馅,也包住了家人美好的祝愿。一个个形似月牙状的饺子,蕴含了全家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包饺子、吃饺子不只是饱饱口福,而是感受制作过程中暖融融的和睦氛围。
  每年冬至这天,都能听到左邻右舍剁饺子馅的响声,那声音伴随着一家一户飘散出来的袅袅炊烟,在湛蓝的天空中如同一幅水墨画。不用问,今天家家吃饺子,只是饺子馅品种不一。
  乡亲们冬至这天见面打招呼、问候与往日不同,会问今天吃饺子了没有?哪位若答没吃,接下来对方会说小心把你的耳朵冻掉了。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我们在一次次吃饺子的岁月里成家立业。乡亲们现在生活水平虽说提高了、富裕了,但冬至包饺子、吃饺子的传统没有变。
  这小小的饺子已不只是一种美食,它已超越了物质本身,成了关乎冬天、年节的符号与标识,承载着人们心中美好、幸福、温情的记忆。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