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寒冬的来临,天气越来越冷,对于老年人来说,寒冷天气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会引发或加重一些慢性疾病。因此,掌握科学的过冬保健知识,对于保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提供一份寒冬保健策略,老年人应在这五个方面安度严寒。
防寒保暖
冬日保暖很重要,确保身体不要被寒邪侵犯,预防寒凉所导致的疾病。注意不要穿过暖的衣服捂出汗,室内温度不宜过高,过热会导致身体出汗,对健康不利。
多到户外晒太阳,如果有条件,需每天中午晒太阳,尤其是要多晒后背,还能预防骨质疏松。
冬天容易导致手脚冰凉,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至微微出汗,能使身体暖和,还能加速血液循环。泡脚时间不要过长,每次10—15分钟即可,水温控制在40℃—42℃。出汗后需尽快擦干汗水,防止着凉。
睡眠
中医主张冬天要“早卧晚起,待日光而作”,老年人可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清晨醒后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如搓揉手掌、按摩头部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健康风险。睡前与起床时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突然起身。
运动
选择上午太阳出来后或午后进行运动,散步、快走、做体操等都是良好的运动方式。特别提醒:老年人不要过度运动,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适当运动,否则容易拉伤肌肉或引发意外事件。在运动前要热身,运动中不要出太多的汗,运动后做做简单的放松和拉伸,防止肌肉酸痛不适。
饮食
饮食尽量清淡,少吃刺激性较大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辣椒、花椒之类,否则容易上火、多汗,甚至诱发一些疾病。少吃高盐的食物,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血压过高。饮食要均衡,可以适当多吃点杂粮、蔬菜、水果、鱼、猪瘦肉、蛋、奶,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每晚睡前顺时针揉腹10分钟,可以刺激肠道蠕动,缓解老年人便秘。
精神休养
寒冬时节,人体处于内敛状态,容易焦躁、疲劳或者精神忧郁。老年人可通过读书、运动、听音乐、跳广场舞等活动来消除负面情绪,亦可通过打太极拳、做体操、冥想等来缓解焦虑,排除不良情绪。
(范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