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上市前的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通常排除了老年人及其多病共存的患者,许多疾病的循证指南未考虑衰老、共病等因素,因此更要注意老年人用药的合理性。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如果病人有多种疾病,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选药的范围和品种;如果病人患有一种以上疾病,应选择药效强、副作用小的药物。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差,因此药物的选择应尽量简单。
避免重复用药。老年人对药物反应比较敏感,有些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比较慢,如抗菌药和解热镇痛药等。因此,老年人用药要根据病情需要,不可随意增加用药剂量。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老年人用药时要注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可产生不良反应,如有的抗菌药物会导致老人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不良反应。有些药物之间可以发生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会导致老人出现耳部不适等。
注意服药时间。老年人在服药时,应特别注意服药时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服用药物时应该在饭后或睡觉前服用。
注意监测身体指标。老年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老年人用药也应根据身体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疗程等。
注意心理健康。老年患者用药时应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所以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容易因用药不当而导致药物性心肌病。
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老年人因为自身原因或疾病的影响,有可能在服药后出现一些症状。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老年人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张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