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新人工智能时代:县域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实施路径与风险防范
阴国富
  在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经济发展新格局。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这一重要论述为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县域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但整体数字化成熟度仅约为城市地区的三分之一。这一现状凸显了县域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与发展潜力。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下,县域中小企业亟需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数字化转型关键举措
  战略引领,明确转型方向与路径。县域企业需制定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特征的数字化战略,将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管理层应通过市场趋势分析与SWOT评估(一种系统性的战略分析工具),明确差异化转型路径:制造业企业可部署智能生产系统以优化效率与质量;服务业企业可应用AI客服与用户画像技术提升精准服务。同时,需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确保战略落地与资源整合。
  人才支撑,构建复合型能力体系。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可通过三种方式加大人才支撑。实施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数字化技能人才;进行柔性引才,利用县域政策优势,提供住房补贴、项目分红等激励,吸引高端人才;企业内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
  数据驱动,实现资产化运营。数据是核心竞争资源,需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加强数据治理,规范采集与存储标准,确保数据质量;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客户购买行为数据,企业可以精准定位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此外,企业还应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二、实施路径探索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县域企业应积极参与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院所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创新应用研发。例如,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合建立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通过产学研用合作,企业可以获取前沿技术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县域企业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生产环节,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例如,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进行生产操作,减少人工干预,降本增效。在管理环节,利用数智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管理。例如,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在营销环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
  推进产业生态重构。县域企业应积极参与产业生态重构,打造数字化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园区、行业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例如,产业园区可以提供共享的研发设施、数据中心等资源,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同时,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产业生态建设。
   三、注意防范的问题
  技术风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县域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更新换代快、技术兼容性差等问题。企业在选择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和适用性,避免盲目跟风。同时,要加强与技术供应商的合作,及时获取技术支持和升级服务,确保技术系统的稳定运行。
  数据安全风险。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数据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县域企业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制度。例如,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同时,加强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培训,防止因人为因素导致数据泄露。
  资金投入风险。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县域企业由于资金实力相对较弱,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应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制定科学的预算计划。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政府扶持资金、银行贷款等支持。
  在新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明确关键举措、探索实施路径、防范潜在风险,县域企业将在数字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实现数字化转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教授,陕西省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省属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进修班学员,陕西省科协渭南市数字经济产业链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首席专家。)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