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晕是一个广义的症状,可以表现为头晕、眩晕(天旋地转)、行走不稳等。许多老人会出现头晕症状,可能隐藏着某些健康隐患。
老年人头晕的常见原因
血压、血糖问题 血压波动过大,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突然站起来时血压骤降),容易导致头晕甚至晕厥。糖尿病患者血糖如果控制不佳,低血糖也会引起头晕。
内耳疾病 内耳负责平衡功能,老年人常见的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梅尼埃病等常常会引起头晕,表现为天旋地转,甚至伴有恶心呕吐。耳石症在头颈部突然向某方位转动时容易诱发;梅尼埃病常伴随耳鸣、耳闷胀感、听力下降等症状。
脑供血不足 脑动脉硬化或狭窄导致脑血流减少,可能引发头晕。如果有头晕、眩晕同时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言语含糊、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需高度怀疑是否为中风引起的头晕。
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颈部肌肉紧张,会影响脑部供血可能引起头晕。
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的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眩晕等不良反应,如降压药、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物等。
头晕发作时该怎么办?
需立即坐下或躺下,防止跌倒受伤;深呼吸,放松情绪,避免紧张加重症状;测量血压、血糖,如果异常,请及时就医。
老年人如何预防头晕?
监测血压、血糖 高血压或低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自我血糖检测。
缓慢改变体位 起床或站立时动作要慢,避免突然起身导致血压骤降、避免长时间低头、头颈部突然转动等。
注意营养和液体摄入 每天适量饮水,规律均衡饮食,避免营养不良。
避免药物滥用 需长期关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近期新增的药物。如果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头晕,应及时咨询医生并调整用药。
(彭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