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古诗文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广东省英德市第八中学 胡榕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古诗文作业设计,是一个连续且动态的过程,它与教师教学环节、学生学习过程相互交融、协同推进。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古诗文作业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聚焦学生发展,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评价活动深度融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教师可设计契合课堂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古诗文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扎实掌握古诗文知识,全面提升个人能力,进而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二)优化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评”一体化能够为教学提供全面、精准的评价,有力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古诗文作业,以此检验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依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持续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见,“教—学—评”一体化在古诗文作业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古诗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锚定目标导向,实现作业与课堂协同
  1.精准确定作业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纲领,也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依据。教师应秉持目标导向原则,推动古诗文作业与课堂教学协同共进,并基于教学目标明确作业目标。以《富贵不能淫》为例,鉴于本文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特点,教师可将“把握景春与孟子观点的差异及其辩证逻辑”设定为教学目标之一,相应地将作业目标设定为“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句”。如此一来,作业与课堂紧密协同,有助于学生通过作业巩固课内知识。
  2.依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引领作用。明确古诗文作业目标后,教师应结合学情特点,设置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三类学习任务。仍以《富贵不能淫》为例,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已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可设计“读准字音、解释字词”的课前作业,与上述作业目标相呼应。这样使目标与任务相匹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深入理解。(二)尊重个性差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1.落实分层作业设计。古诗文作业需贴合学生实际、尊重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求。以《诫子书》课后作业为例,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能力水平,设计基础性(默写、翻译句子)、探究性(与《曾国藩家书》类比阅读)、实践性(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综合实践活动)三类作业,使作业内容与学生能力适配,切实发挥作业实效。
  2.丰富作业内容形式。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选择性。教师可设计跨学科融合的情境式古诗文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观沧海》的探究性作业为例:下图主人公是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由此你联想到他的一首诗。以下诗句最符合画面语境的一项是()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B.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该项作业将语文与美术学科知识相结合,既能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又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鉴赏力。
  在作业形式方面,教师可结合学情布置创新型作业。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为例,四首诗均与秋景相关,教师可让学生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古今诗词,自由朗读并录制成音频,替代传统的书面作业。
  (三)实施多元评价,提升作业实施成效
  1.推动评价主体多元。教师应坚持古诗文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化,引导并鼓励学生、家长等参与作业评价,从而客观、全面地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例如,在作业后附加评价量表,设置“自评”“互评”和“师评”板块,让学生直接参与作业评价,落实其主体地位,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2.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师应根据古诗文文本特点和学情,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例如,针对古诗文默写、翻译等作业,可采用定量评价方式;针对古诗文朗读、背诵等作业,可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且评价标准应侧重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如此既能全面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又能有效提升作业成效。
  (四)坚持持续改进,优化作业设计体系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提供准确、具体且个性化的反馈与指导。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对学生作业进行跟踪评价,梳理学生作业发展变化的轨迹,及时反馈不同阶段作业质量的整体情况”。因此,教师需针对学生古诗文作业所反映出的素养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给予及时反馈并指导,进而优化古诗文作业设计,构建完整的教学闭环。
  例如,教师可在古诗文作业中设置“我的改正”“我的不足与反思”板块,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更正与反思。对于古诗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注重积累;对于古诗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提供相关学习链接,拓宽其古诗文知识面。由此,教师通过作业设计中的自我反思,提高古诗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四、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初中语文古诗文作业设计指明了方向。在设计古诗文作业时,教师应注重作业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并持续优化作业设计,从而实现减负增效与“教—学—评”三者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