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听情歌,作词人许常德的名字总是绕不过去,《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独角戏》《莫斯科没有眼泪》《如果云知道》《挥着翅膀的女孩》《雪人》《雨蝶》《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悬崖》《婚礼的祝福》等歌曲,都出自他手。许茹芸、范晓萱、齐秦、动力火车、容祖儿、陈奕迅、王菲、张学友、张雨生、游鸿明、熊天平等百余位明星唱过他写的歌,他甚至还写过三毛作品同名歌曲《哭泣的骆驼》。有句话说,只有音乐没有亏待80后,那么,至少在流行音乐这一块,许常德陪伴了太多的80后。
从来没有想过,今生还有机会跟着他学习写歌词。在北京的歌词创作课上,我成为第一个被他点评作品的人。他说,《四区东巷》这首歌名很吸引人。他给我们布置作业《偷偷去》,给了旋律,我填了十几个不同的版本。他说,年轻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的。他给我们讲那些熟悉的歌背后的故事,讲周杰伦写歌词的故事,讲方文山的故事。
他有过很多年每天坚持看一部电影的爱好,据说如今还在坚持。他给许多陌生读者写公开回信,有时候也根据来信内容写歌,他展示了一部分,我也写了一首《人生的来信》,有幸被他选为第一批的八位学员作品之一。每次离别时,我会缠着他写几句留言。记得他写过“风,使劲吹,吹远一点”“人生要有风,才会变得生动”,都是即兴书写,瞬间闪现的句子。后来有一次我没见到他,托了朋友小谢去找他写,他就写了“想王风”。我和他之间的交往,常让我想起一句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我愿将他改为“离别无所有,聊赠一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届的歌词班总是留下太多美好,但正如阿德老师所说,终须一别。终须一别,是所有感情的最终归宿,但不是悲观的占卜。话太多,或许是在乎。话太少,更多可能是智慧。我不需要你认可他说的每一句话,但他确实给你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比如他说:结婚可以,但你不能以为,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眼泪不流才浪费。幻觉,大都经不起实现。时间,让人误以为有开始和结束。
阅读是我认为最能让心静下来的良药,尤其是读到心灵底层的懦弱,虽是疼痛不安,但终于释放了疼痛。
世界读书日那天,我收到了阿德老师的新书《2025有所德》。这本书的优势就是话很少,它是一本日历书,每天一页,从2025年元旦到2026年元旦。少则一句话,多不过一首歌词。但看完之后,还是有那种一句顶一万句的感受。
一本书,几句话,有的人可能认为是心灵鸡汤,有的人就觉得是睡前低语,有的人觉得是当头棒喝,有的人觉得是一方良药,不管怎么说,当文字穿过岁月的缝隙落在心上时,那便是独属于你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