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古代的“口香糖”

  古时候的人们由于缺乏口腔保健的有效方法,且时有肠胃消化不良之疾,以致引发口臭。而如何去除口臭,老祖宗在实践中得出口衔丁香除臭的经验。丁香有两个品种,木樨科丁香为灌木或小乔木观赏花卉,而桃金娘科丁香才是中药,即被今人调侃为古代的“口香糖”。
  东汉恒帝年间,有个叫刁存的人口臭很厉害。每当他在皇帝面前汇报工作时,皇帝都要皱眉头捂鼻子,非常难受地后仰着避让。有一天,皇帝赐给他一样东西,命他含在嘴里。他不知何物,一开始以为是因为自己口臭、皇帝赐他去死的毒药,但也不得不含在嘴里。退朝回家后,有同僚来访,感觉此事稀奇,便让他把那东西吐出。他吐出来时,有一股浓郁的芳香散发开来,口臭也没有了。原来这东西就是桃金娘科的丁香。
  唐代宫廷诗人宋之问,人长得仪表堂堂,诗文也做得出类拔萃,可武则天却一直对他不冷不热。他又不甘心被冷落,于是,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献给武则天,专门来恭维武则天。武则天读后也只是一笑置之。后来,武则天对身边的人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口臭让人难以忍受。”从此,宋之问就经常口含丁香,以解其臭。
  除了上述段子,药用丁香能除口臭之功效,在一些典籍中也是有记载的。《梦溪笔谈》记载:“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孔氏谈苑录》也说,唐朝三省六部的官员们去见皇帝,嘴里都要含上一枚鸡舌香,把自己的口臭去了。白居易有诗云:“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据考证,这些所谓的“鸡舌香”,就是药用的丁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述唐代医学家陈藏器的解释说,“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故名”。
  明之后,口含丁香以避口臭在上等人中已成风尚,至于文人雅士以丁香相赠,更是常礼。早在三国时,就有以丁香相赠的典故。《三曹集》里有一封曹操写的《与诸葛亮书》,
  有这样一句:“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据《今晚报》)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