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蓝天常驻净土生金
——铜川市蓝天净土保卫战侧记

改造后的漆水河一角(资料照片)。
  “这里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让人身心愉悦、倍感放松。”6月29日,来自湖北省黄石市的游客赵艳妮说,“走进铜川市宜君县,就像扎进了绿色的海洋。”
  近年来,铜川市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铜川市在大气污染和土地污染治理方面投入巨大,收效很明显。”耀州区退休教师胡燕萍感慨。
  为了还当地百姓一片蓝天,铜川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打响蓝天保卫战。“我们坚持夏治臭氧冬治霾,深入实施‘五源共治’,从工业源、扬尘源、VOCs源等5方面入手,有效遏制了污染物排放。”铜川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负责人表示。
  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铜川市不断鼓励辖内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多家大型水泥企业纷纷对生产线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减少了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铜川市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路检路查,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市民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扬尘污染也是影响铜川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铜川市加强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管控,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工地,坚决责令整改,确保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经过不懈努力,铜川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2024年,铜川市优良天数达到286天,PM2.5平均浓度36.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2,同比改善2.6%,空气质量居关中6市区和汾渭平原15市区“双第一”。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铜川始终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力守护一方沃土。
  “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农村黑臭水体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了黑臭水体清单。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多种治理措施。”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我们还加强对新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建立了新污染物环境管理档案。对可能存在新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加强监管,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新污染物的排放。此外,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物的产生。”
  铜川市持续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建立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对涉及单位进行严格监管,督促其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定期对企业周边土壤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对疑似污染地块,依法进行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确保土地安全再利用。
  目前,铜川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无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和农村黑臭水体。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铜川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未来,铜川市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努力让蓝天白云保持常态化。” 

(杨光)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