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养阳晒背需谨慎,三伏天五大误区避坑指南
  大暑是一年当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节气,容易引起心烦意乱、烦躁易怒,以及脾胃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在此期间,要注意防暑降温,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养护脾胃。
   “养阳”的方法,晒背是其中之一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是“养阳”的好时节。但要提醒大家,晒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以下几类人群就不太适合:
  体质弱、高龄、皮肤容易过敏的人;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舌红苔黄,晒背后容易上火,从而出现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不适;既往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对于平常畏寒、怕风、怕冷的虚寒体质,可以适当晒背。
  三个方法养肝护肝
  心烦、口苦、目赤头痛、容易发火等症状 推荐清肝饮,可以选用栀子5g、荷叶3g、决明子3g,开水冲服;平日可以按揉太冲穴。太冲穴是在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按揉可以起到疏肝、清肝火的作用,对于我们情绪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心烦不安、胸胁胀闷等症状 推荐花麦茶,可以取玫瑰花3克、白梅花1克、生麦芽5克,开水冲服,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食欲不振、容易腹泻、容易疲劳 推荐健脾茶,可选用的是茯苓3g、山药3g,开水冲服。还可以采用中医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方法,选取背部的肝俞穴和脾俞穴。
  肝俞穴和脾俞穴是在背部正中线两侧,肝俞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凹陷处,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凹陷处,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肝实脾、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三伏天别做这5件事
   误区一:过度消暑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为了消暑,喜欢吃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等,对于这些贪凉的人群来说,比起消暑,更需要注意防寒。
  空调温度26℃是夏季比较适宜的温度。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洗澡水温控制得和体温相似比较适宜,对心脏、血管、皮肤刺激较小。
  煮沸后自然冷却至20℃—25℃的白开水是比较好的饮用水。尽量不吃冷饮,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1小时。
  误区二:过度温阳
  很多人习惯,夏季通过吃姜、喝伏羊汤来养生,但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上火症状。夏季进补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
  误区三:过度锻炼
  医生提醒,夏季运动千万别练得太狠,要避开高温时段,最好选择气温较低的时候,在阴凉的地方进行运动。运动方式以走路、八段锦、打太极拳、瑜伽等轻量运动为主,只要适当出汗就可以。
  误区四:用蔬果代替正餐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很多人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但这种方法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时间久了可能产生疾病。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误区五:狂饮绿豆汤
  有的人习惯每天把绿豆汤当水喝,认为这样可以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消暑。但是绿豆性寒,长期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建议一周喝1—2次,每次喝1碗即可,可搭配其他食物。

(据《华商报》)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