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气温高,总有人抱怨容易“上火”。有些观点认为,一旦火往人体下部“走”,就容易造成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诱发尿路感染。“
为什么伏天更容易诱发尿路感染?
对于体内原有的慢性炎症来说,容易诱使其复发,尿路感染是容易被“上火”诱发的常见疾病之一。三伏天,尿路感染患者明显增多,若体内湿毒热盛,就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复发。
夏季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气温较高,出汗较多,排水减少,尿液出现浓缩,细菌在尿液中的浓度相对较高,喝水起不到稀释细菌的效果;排尿减少,细菌更容易附着于下尿路,造成尿路感染;夏季气温经常会达到30℃以上,细菌容易滋养繁殖,再加上会阴部夏天容易潮湿,也为细菌滋养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五类人要警惕尿路感染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尿路感染几率会明的增加,尤其是男性占多数。最易发生的是膀胱炎症,而其诱因主要是慢性前列腺增生或慢性前列腺炎引起排尿不畅而导致感染。
孕妇:妊娠期的女性发生尿路感染率也会增高,这主要和雌激素分泌增多有关,当女性妊娠到后期时,宫体膨大可压迫输尿管及膀胱,从而引起上尿路感染,有的可发展为肾盂肾炎,需积极进行抗菌治疗。
女婴:女婴发生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尿道易受尿布上粪便的感染而引起。
糖尿病人:糖尿病患者因为内分泌紊乱,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多种感染的风险,其中尿路感染很常见。对于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因为糖尿病人常常伴发神经受损,所以对感染的敏感性下降,会让一些糖尿病尿路感染者感觉不到症状,从而让病情加重。
不洁性生活者:对于私生活混乱的人群,也较易发生尿路感染的,特别是性生活时没采取避孕措施的话,患尿路感染几率会增加。
做好六件事降低患者尿路感染风险
每天喝够水 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以便产生大量的尿液,起到稀释尿液及冲刷尿路的作用。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尤其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勤排尿、不憋尿 如果尿液在膀胱中滞留,会给细菌提供适于繁殖的环境,增加尿路感染风险。规律排尿有助将膀胱中的尿液排空,从而消除细菌滋生的有利条件,并能有效减轻尿路感染的症状。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吸烟和饮酒,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减少久坐 时间长时间坐着会限制血液循环,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应适当活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多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食物,有利炎症消退和泌尿道上皮细胞修复。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最好适当忌口或少吃温热性食物。如韭菜、葱、蒜、胡椒、生姜等以免炎症加剧。
(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