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林是炼油装置上各类塔器设备的统称,这些设备构成了炼油生产的核心。今年是高红伟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坪炼油厂(以下简称“永炼”)工作的第38年。从青丝到白发,高红伟历经操作工、班组长、副主任、书记等岗位的历练,最终成长为永炼主要生产车间的负责人,把满腔赤诚“奉献”给这片塔林,守护“生产”安全。
决策者:紧要关头的主心骨和实力派
从1999年起,高红伟就一直在重整加氢车间(现联合三车间)工作。联合三车间管辖全厂五套主要生产运行装置,作为负责人,高红伟深知每个生产环节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他在全力抓好生产之余,经常同车间技术人员交流探讨各类攻关课题,有闲暇时间就会深入班组,帮助车间职工提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平时,高红伟要求技术员要了解其他装置的业务,一套装置出了问题,其他四套装置的技术员必须去帮忙。他常对同事们说,一定要身体力行传承发扬车间“风清气正、心齐事成”的优良传统。
工作中,高红伟以身作则,遇到问题带头解决。有一次,90万吨/年的汽油精制装置循环水突然故障停水,面临着紧急停工的危险。当其他人都束手无策时,高红伟当机立断,迅速组织人员给各类机组进行人工加注新鲜水冷却设备,随后让装置低负荷运行,避免了停工。
2022年4月,针对“延长ME101过滤器使用寿命”项目,高红伟组织成立车间技术攻关小组,分析造成ME101差压高的主因。攻关期间,他始终“蹲”守一线,严控操作程序,认真分析数据,全力保障了攻关任务顺利完成。
领头雁:练出塔林深处硬核团队
“老高这个人不仅技术硬,还很犟,他认准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这是车间老职工董海林对他的评价。
为最大化延长催化剂寿命,重整装置的运行过程进一步“升级”,高红伟和团队根据运行状况制定运行方案,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强化装置整体过程管控,针对重整催化剂的特性多次从温度、压力等“细小”处着手寻求最佳运行值,负责该套装置的技术员更是将各类生产运行问题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中。从此,每个班的注氯注水试剂瓶精确到毫升,就连使用完的试剂空瓶子都要专人负责保管,以此计算最佳使用量。
运行中,天越冷,现场检查就越细、隐患处置要求也越严;天越热,空冷清理就越频繁,采取“白天降量+夜间提量”的方式保障装置安全平稳运行,防止设备过载保护、冷后温度过高造成产品不合格及非计划停工。在如此精细而不厌其烦的“绣花功夫”下,结果让人欣慰:重整催化剂成功“延寿”6年。此外,重整装置还克服了设备管线老化、催化剂“超龄”等问题,连续运行1427天,直到2024年7月份按计划装置检修才停工,取得了“长周期四年不停机”的骄人成绩,这成绩与高红伟的决策与带头密不可分。
大家长:以“初心”暖人心聚群力
作为基层一线管理者,高红伟把每位职工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装置生产波动时,他靠前指挥,与员工并肩作战;装置检修、开停车之际,他奔走在装置区的各个角落;日常生产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对五套装置的生产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据职工李杨杨回忆,高红伟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五六点就会给操作室打电话询问装置运行状况。有的人是被梦叫醒的,有的人是被闹钟叫醒的,而高红伟则是被自己的责任心叫醒的。针对装置运行和车间的人员管理,高红伟提出“周检化、复盘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理念。每周一对五套装置进行周检,每周五对运行问题进行复盘,一切事务均依靠制度、标准、科学的要求管理。近几年车间运行平稳,人员稳定,大家干劲很足。
自担任主任以来,高红伟始终坚持推动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他一边严抓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一边狠抓职工培训。目前该车间有“陕西省技术能手”19人,是全厂高技能人才最多的车间。在他任职的这些年里,车间及班组荣获了炼化公司先进车间、金牌班组,获得了“梦桃式班组”省级荣誉、国家级班组建设创新奖等荣誉10余项。
高红伟每月都会以闲聊、约见班组长等方式了解车间职工情况,化解他们的矛盾,分享他们的收获。谁家孩子、老人生病,高红伟都会询问;谁家有红白喜事,再忙,他都会抽空参加,尽可能解决好大家的后顾之忧。记得有一次,该车间一名员工的妻子身患重病,孩子也因照顾不周被烧伤,高红伟得知情况后,动员车间人员自发捐款,此后他也一直关注这名同事的情况,尽最大的努力提供工作、生活上的帮助。
现在,高红伟看起来越发黑瘦了,但是他依然走路带风、说话有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38年来的“初心”。时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奋斗者,高红伟把赤胆忠心奉献给这片塔林,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出梦想的高度。
(康汶 记者 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