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油田公司‘发挥老气田压舱石作用、集中精力攻关高含水气藏配套技术’的要求,采气三厂践行气井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开展积液、水淹井复产技术攻关,措施有效率91.7%,综合递减率降低至20%……”近期,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工艺研究所副所长谭军在向记者谈起排水采气科技创新技术取得的成效时欣慰地说道。
今年以来,采气三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井底积液减产是气井生产中后期普遍面临的难题,采气工艺技术人员瞄准难点问题开展攻关,推广以三项主体工艺、四项配套技术为主的复合排采工艺,措施指标实现“三提一降”,保障气田稳步上产。此外,采气三厂还进一步做优做强增产措施,持续攻关气藏整体强排水等新工艺。同时,将科技创新作为气田“智变”源动力,深度推进4G一体化数传设备无线组网技术,实现全厂4000余口生产气井远程监控。依托“云边协同算法”,深化“智能调参”应用,通过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完善智能管控技术,大力推广智能柱塞、智能注剂、智能间开技术。气井管理实现年减少人工开关井60000井次,年均增产气量3亿立方米。
下一步,采气三厂将始终把科研攻关、技术创新作为奋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途径,大力攻关“卡脖子”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建设,以打造“科技气田”助推高质量建设一流百亿方现代化采气厂。
(袁世平 吴磊 记者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