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这些思政课重磅文件为高校“三全育人”理论注入鲜活时代基因。当前,“大思政课”建设正是“三全育人”时代基因的集中表达。
一、“大思政课”:“三全育人”理念纵深
(一)理念融合与实践框架
“大思政课”作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形态,其核心在于将思政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体系。该体系不仅要求从总体性视角出发,还强调“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实践。依据《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精神,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需聚焦于教材、教师、学生三大主体,通过优化教材内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激发学生主体性,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的深化。
(二)主体关注与内涵发展
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应聚焦主体。在教材维度,需关注教学立场与意识形态站位,确保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长规律,及时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教师维度,需尊重学生主体需求,关注课堂质量,同时加强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提升其传授先进理论的能力,实现整体性内涵式发展。在学生维度,则强调真懂、真学、真用,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的统一。
二、“大思政课”:三面一体框架融入
(一)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三面一体”的育人框架奠基在“大思政课”的宏观框架下,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以下简称“陕商院”)积极探索并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该模式扎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三面一体”框架,精心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精心搭建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学习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政素养、深厚人文情怀以及扎实社会实践能力,致力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稳步提升。
(二)实践育人模式的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引领
陕商院在“大思政课”建设的征程中,注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实施“三面一体”育人模式,如陕商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便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该课程线上教学依托网络平台资源,着重培养学生信息搜集、整合与判断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等途径,自主学习并深入探究相关理论知识。这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初步赋能,也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该课程线下教学通过“实践课”教学与“教师讲课大赛”“同课异构大赛”等链接师生的实践活动,显著提升师资队伍实践育人素养,给予了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了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学生专业基础与商业意识的双重赋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实践育人模式的深化:“三结合 五赋能”理念融入
陕商院注重将“三面一体”与“三结合 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深度融入“大思政课”教学。校内实践活动中,学生自由组队开展翻转课堂,这既是对“专业与职业相结合”理念的具体实践,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与新科技应用能力。在社会实践方面,陕商院与多个实践基地(如历史悠久的郑国渠)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还拓展了国际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及“赋能于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的理念。此外,陕商院高度重视“教学与培训相结合”原则的贯彻实施。通过定期举办师资培训、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的时代性,确保思政教育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同时,陕商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商业敏锐性和新科技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创业大赛、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潜能。该系列的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陕商院在思政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更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智能化、实践化思路。
三、“大思政课”:新时代新路径探索
(一)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价值诠释
“大思政课”教育模式的建立是“三全育人”理念在新时代的全新诠释,而陕商院的“三结合 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则是对其价值诠释的新赋能。当代“大思政课”建设需涵养育人文化、拓展育人资源、搭建育人机制,以关注学生品格、校园校风培育为核心,注重电子资源的拓展与师资培训,形成了新时代的科学路径。
(二)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立体展现
陕商院在“大思政课”的建设中,采用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深刻体现了“三结合 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无缝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第一课堂通过引入翻转课堂等创新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参与度。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志愿活动和思政活动,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三课堂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契机,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锻炼和提升综合能力。特别是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如历史悠久的郑国渠)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创新的实践形式。在这里,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完成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本文系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2024年度步长教育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机理与路径研究——基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三结合 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CJY2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