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咸阳市秦都区:“智造”升级激活发展新引擎
  9月12日,2025“融媒体看秦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咸阳盛翼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以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高强度合金钢等材料精密加工见长的科技型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先进制造水平,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技术改造后,我们引入五轴和四轴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车削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珩磨机、高精度数控电加工设备等110多台高精尖加工设备,推动产能大幅跃升。”该公司总经理何军锋说。
  更令人瞩目的是,企业不仅完成了技术改造且完成了数字化转型,采用“一序一码”数字化管理,实现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采集,工艺与质量文件线上审批、版本可控,问题追溯准确率提升至99.8%。
  然而在去年4月,何军锋还因一笔重要订单忧心忡忡。当时有5家企业共同竞标某科研型号产品,技术难题成为最大障碍。就在关键时刻,秦都区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工商联主动对接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专家进驻企业协同攻关,不到两个月便突破瓶颈,企业实现产值1900万元。
  政府精准纾解企业急难愁盼优化营商环境,也为更多制造企业注入“智造”升级的强劲动力。
  在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咸阳蓝博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研发制造的“精密导轨及模组”核心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广泛应用于影像测量仪、精密机床、医疗器械及高铁等领域,产品远销国内外高端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工艺提升、技术改造及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经营势在必行。”咸阳蓝博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云凌说。
  资金缺口成为企业转型的一道“门槛”。为此,区、市设立了专项的工业发展基金和技改补贴,并提供了包括贷款贴息、直接补助在内的多项资金支持,缓解了企业前期投入的资金压力。
  企业建立了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效率提升超过35%。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库存周转率提升10%,依托数字化工艺设计实现了可视化、仿真化研发,产品成功进入人工智能、芯片检测等前沿领域。
  今年以来,秦都区紧扣中省市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系列政策部署,开展“一起益企”数字化转型等惠企政策宣传3场,覆盖企业百余家。同时推广“咸企通”“陕企通”平台,帮助企业知政策、享服务、解难题、找商机,目前已完成1.8万户企业“陕企通”注册,处理企业各类诉求7条,累计上传惠企政策14条,企业使用满意度达到100%。

(李石 记者 朱志章)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