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优化提升内蒙古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员会党校 鲁子楠
  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社区养老服务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重点内容”。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是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基础上,以老年人住所为中心,在步行15分钟服务半径范围内整合嵌入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社区内一步到位,家门口随时可得”。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内蒙古已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685个、家庭养老床位1万余张、各类老年餐厅2132个,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下一步,如何在已建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的基础上,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跨越,值得关注与思考。
   一、完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
  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涉及多类服务供给主体,需完善协同供给机制。具体如下:
  (一)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
  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强大的思想凝聚力和组织汇聚力。旗区党委、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需协同各供给主体,形成思想共识,实现利益共赢,构建养老服务供给联合体,集中力量协同服务。
  (二)强化政府责任与引导
  政府要当好责任人、规划者和引领者。一方面,承担为困难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养老服务的兜底责任;另一方面,通过税费减免、制度规范等举措,激发市场供给主体积极性,推动养老服务产业结构优化与规模化发展。
  (三)发挥社区协调功能
  社区要发挥协调作用,架起连接政府、企业、商户与居民间的桥梁,打通老年人获取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
  (四)突出国有企业示范引领
  国有企业要承担起示范引领责任,主动进入养老行业,开发养老服务产品,丰富养老服务种类,发展养老服务新业态,促进服务供给规模化、规范化,形成以国有企业为引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市场格局。
   二、增强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性
  在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内实现供需适配,需精准把握老年人需求并细化养老服务内容。具体措施如下:
  (一)全面了解老年人需求
  通过问卷、访谈及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老年人及其家庭最为迫切、最为期待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利用大数据做好需求分析,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掌握老年人基本情况,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了解老年人高频反馈的困难和问题。
  (二)拓展养老服务项目
  在现有服务项目基础上,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例如,在生活照料服务上增设陪同就医、喘息照护等服务;在医疗保健上增设健康讲座、家庭床位等服务;在精神慰藉上增设临终关怀、心理咨询等服务。
  (三)细化养老服务内容
  首先,综合考虑年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对老年群体进行分类。其次,在生活照料、卫生健康、精神慰藉等6类23项养老服务类别下,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针对不同老年人类别和需求,提供精细化的养老服务。例如,在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时,可根据老人忌口食物,设置“无糖”“低脂肪”等提示标签,分类制定菜单以满足特殊化需求。
   三、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
  养老服务具有一般生活性服务业的特征,其生产和消费同步进行,由人的一系列活动组成,服务人员的能力与态度对服务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需从以下两方面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一)提升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
  既要做好现有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工作,提升其收入水平与职业认可度,又要与职业院校合作,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签署定向就业协议等方式,实现从“人才培养”到“人才输送”的产教融合。
  (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政府要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边界,避免行政执法、监督评价过程中的责任重叠或缺位;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作用,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畅通老年人评价渠道,通过上门调查、智慧养老平台打分等方式收集服务体验,及时反馈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细化养老服务价格补贴标准
  在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内,养老服务分为兜底型、普惠型和完全市场型三类,需设置差异化价格补贴机制,以满足不同老年群体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一)保障兜底型养老服务
  通过财政专项拨款和福利资金支持,保障贫困、高龄、重病及残障等特殊老年群体能够以较低价格或无偿方式获得兜底型养老服务。
  (二)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
  通过市场途径提供多数养老服务,并针对不同运营项目和生产规模设置差异化财政补贴比例,鼓励企业实施规模化、连锁化经营,以实现养老服务的“物美价廉”,保障多数养老服务的普惠性。
  (三)鼓励完全市场型养老服务优化
  通过税费优惠、创新项目奖励等方式,鼓励完全市场型养老服务不断向种类丰富、内容优质与科技创新方向优化发展,满足消费能力较强老年人的高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管,严防骗取财政补贴问题的发生。
   五、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
  建设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区周边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融合和多方联动。要达成这一目标,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共享社区公共资源
  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基础上建设发展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最大限度共享社区公共资源。除部分失能失智老年人需要的特殊照护服务外,多数老年人的需求与其他社区居民需求具有相似性和共享性。因此,应跳出“就养老服务说养老服务”的窠臼,综合社区全龄居民需求,配置可提供养老服务及其他服务的综合性服务资源。
  (二)合理划分服务圈范围
  合理划分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范围,增强社区间养老服务资源的共享性与流动性。一刻钟是一个相对概念,并非严格的服务半径。应根据行政区划、人口密度、老年人数量以及社区内医疗机构和商户数量,合理确定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的范围。
  (三)实现资源动态调度
  实现对周边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动态调度。当某个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出现资源紧张时,可根据需要向周边社区调用资源,或采用流动服务形式,在临近社区间开展流动性服务,缓解需求波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