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带你更深入地了解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民间俗称“缠腰龙”或“蛇缠腰”,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皮肤病。它的典型表现是沿身体一侧的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的水疱,并伴有明显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独特的“潜伏—激活”特性。初次感染时,该病毒多以水痘的形式发病,患者全身会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等典型症状。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彻底清除,而是潜伏在脊髓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如因疲劳、精神压力过大、患有基础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情况时,潜伏的病毒便会被重新激活,沿神经轴索蔓延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有多痛苦?
  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堪称剧烈,被患者形容为刀割样、火烧样、电击样或鞭抽样的剧痛。这种疼痛不仅在发病期间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在皮肤疱疹消退后,仍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犹如病毒留下的“顽固印记”,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情绪及日常生活,部分患者甚至因此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带状疱疹有哪些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患者常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同时受累皮肤会有灼热感或刺痛感。随后,在身体一侧的某个神经分布区域内会迅速出现红斑,红斑上很快形成簇集的小丘疹和水疱。疱液清亮,周围伴有红晕,这些皮疹通常不超过身体的中线,呈现出明显的单侧分布特征。随着病情发展,水疱逐渐干涸、结痂、脱落,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根据患者免疫力的差异,带状疱疹还可表现为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等特殊类型,甚至出现无水疱的“顿挫型”或皮疹播散至全身的“播散型”。
  哪些人容易得带状疱疹?
  以下几类人群属于带状疱疹的高发群体,需格外警惕:年龄≥50岁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病毒更容易被激活;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精神因素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有癌症、HIV感染或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受损,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弱;正在接受放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此类治疗会进一步抑制免疫系统,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缠满一圈会致命?”
  民间流传“缠满一圈会致命”的说法,实则是一种误解。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局限于身体一侧,极少跨过中线侵犯对侧。即使在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患者中,皮疹可能双侧出现,但只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病情通常可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危及生命。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足疗程用药,同时注重综合治疗,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
  抗病毒:发病72小时内使用溴夫定、伐昔洛韦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止痛:加巴喷丁、双氯芬酸钠等可缓解神经痛,重症患者可短期用泼尼松片(需无禁忌症)。
  营养神经:补充维生素B1、甲钴胺促进神经修复。
  局部护理:未破溃的水疱用炉甘石洗剂,破溃后以乳酸依沙吖啶湿敷防感染。
   物理疗法:紫外线照射、氦氖激光或臭氧疗法辅助缓解症状。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预防带状疱疹,关键在于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体质:坚持适度运动,提升免疫力。
  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老年人换季需特别做好防护。
  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豆类、鱼、蛋、瘦肉)及新鲜果蔬。
  充足睡眠:保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接种疫苗:建议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核心原则: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疫苗为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带状疱疹疫苗有两种类型:减毒活疫苗(ZVL)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这两种疫苗都能有效地防止带状疱疹的发生或复发,还能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后遗神经痛的风险。研究表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保护效果可持续至少7年。

(广西省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杨猛)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