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小学语文习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三龙湾小学 张琳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其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多项小学语文习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信息技术
   一、引言
  习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工具与教学有效融合”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传统习作教学模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互动性,拓宽学生视野。因此,探索习作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模式,能够推动习作课堂实现减负增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热情。
   二、通感传意,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写作中表达出更加真实和深刻的情感。以《我学会了 》这篇习作练习为例,笔者通过播放视频,再现了学生做番茄炒鸡蛋的生活场景。这种全方位、细致入微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仿佛亲身置身于做番茄炒鸡蛋的现场,真切地感受到了整个过程的节奏与氛围。他们不再是无从下笔,而是拥有了丰富的素材和真切的感受。在写作时,学生能够将这些观察到的细节融入其中,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得生动形象,使整篇习作有血有肉、精彩纷呈。
  三、增强沉浸式体验,降低写作难度
  (一)再现场景,唤起记忆
  以生活实践和学生心理变化特点为依据创设教学情境,能极大地降低写作难度,唤起学生鲜活的记忆。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多媒体手段,重现学生的游玩经历或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回忆细节,整理写作思路。
  例如,在教授《游 》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用游览顺序词理清游览路线的方法,笔者运用希沃白板中的“找宝藏”游戏,让学生根据宝藏地图,按照游览顺序找到宝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写作顺序和描述方法,写作变得直观而有趣。当学生熟练掌握游览顺序词后,笔者顺势展示植物园参观路线图,结合学生去植物园春游的经历,通过视频和照片再现当时的场景,唤起学生的鲜活记忆,引导他们写出游览顺序和景点特色。
  虚拟现实技术(VR)也为情境创设带来了新的可能。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中,通过VR设备,学生可以进入虚拟的写作场景,如探索神秘的森林或参观著名的历史遗址。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使写作任务变得更加有趣,还能帮助学生产生更为细腻的感受,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笔者以“招募探险队”为情境,利用3D科技或虚拟科技再现新奇之地,或者通过播放探险类视频电影,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惊险刺激的探险世界中。在这样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例如在探险中需要提前准备哪些装备,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求生,在一波三折的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等。这些细腻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二)放大细节,丰富表象
  信息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上。丰富的图片、视频等教学内容或拓展资料,颜色饱满、类别多样,既有趣又富有美感。这些多媒体资源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原本枯燥的写作任务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能看到表面显著的特征,而忽略了许多隐藏的细节。在写《我的动物朋友》中关于猫的习作时,笔者一边播放视频,一边提醒学生观察猫的样貌,特别是那些学生难以注意到的地方,比如猫的爪子、胡须等。通过视频的暂停、放大功能,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猫的习性、喜好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变化。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写动物,同样适用于写人或写观察日记。
   四、习作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形成多元评价
  构建多元“教—学—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形成科学的评价结果,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在“‘漫画’老师”这一课上,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便捷、开放的习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借助微信群或QQ群,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习作。这种交流方式营造了同学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良好氛围,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也得到了显著增强。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困惑,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也能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和动力。
  教师可以利用优课智慧课堂授课系统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并给出一篇详细的评价范例,让学生有迹可循。学生在了解评价标准后,能够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习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种自我审视和修改的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还可以借助批改软件或在线批改平台,快速标注学生在作文中的问题,通过语音、文字或视频等形式给出详细的修改建议。这种反馈方式既节省了教师的批改时间,也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修改意见。
  五、结语
  在传统习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素材较为单一。而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广泛的资源,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库,还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开阔视野,提升写作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构建线上教育新型生态,可以进一步加速课堂教学变革,促进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白光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策略浅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5(3):19-20.
  [2] 田铮,黄昌江.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融合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22):42-44.
  [3] 马安妮,陈善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23(9):116-119.
  [4] 田利娜.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1):69-71.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