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高校离退休党支部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现实挑战及实践要求
□西北工业大学离退休党委 穆扬
  党的二十大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这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遵循。高校离退休党支部是学校党委联系离退休党员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组织管理的重要职责。高校离退休党支部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既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大要求,意义深远。
  一、高校离退休党支部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意义
  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功能服务于政治功能,是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基础和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只有“两个功能”都增强,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离退休群体中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教育管理离退休党员、团结凝聚老同志、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
  (一)有利于提高高校离退休党支部的执行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利于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更好地把老同志的思想统一到高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的各项事业中去,促进高校快速发展、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高校离退休党支部的战斗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利于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思想教育,搭建新的联结渠道,凝聚离退休党员力量、发挥他们独特优势,在当前建设和发展中做出更多贡献,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离退休党支部的组织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利于强化组织管理,优化服务能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离退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以党支部为平台,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高校离退休党支部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组织架构与党员结构不匹配。部分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仍沿用传统的按单位、楼宇设置模式,未能充分考虑离退休党员年龄、身体状况、居住地点等变化。随着老龄化加剧,“双高”(高龄、高发病)党员比例上升,一些支部中80岁以上党员占比超过30%,导致组织生活开展难度加大。同时,部分支部党员人数过多,有的超过50人,而有的不足10人,规模失衡影响了组织生活质量和管理效率。
  (二)党支部班子建设存在短板。
  党支部书记和委员是党支部工作的“领头雁”,但当前部分高校离退休党支部班子存在年龄偏大、精力不足、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弱等问题。一些高龄支部书记因身体原因,难以承担繁重的组织工作;年轻退休党员参与支部积极性不高,存在“选人难、育人难、留人难”的现象。班子活力不足,创新意识欠缺,在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组织生活形式与党员需求脱节。
  传统组织生活多以集中学习、读文件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满足离退休党员多样化需求。部分高龄、行动不便的党员无法参加线下活动,长期在外地居住的党员也难以融入组织生活,导致“挂名党员”“失联党员”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一些支部对离退休党员的思想动态掌握不及时,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未能有效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
  (四)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在资源配置上,部分高校对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的经费投入、场地支持不足,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在协同机制方面,学校党委、离退休工作部门、二级单位党组织之间的联动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未能形成工作合力。考核评价机制也有待完善,对支部工作的考核指标不够细化,激励约束作用不明显,导致部分支部工作缺乏动力。
  三、高校离退休党支部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实践要求
  (一)以优化组织设置为基础,筑牢功能发挥的组织根基。灵活调整支部设置。打破传统壁垒,结合党员居住区域、年龄结构、兴趣特长等,采取“地域+功能”“兴趣+专业”等模式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例如,对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党员成立社区支部,对有文艺、体育特长的党员成立特色支部,对仍参与教学科研指导的党员成立“银发智库”党小组,实现“就近就便、精准服务”。
  合理控制支部规模。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的原则,对人数过多的支部进行拆分,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对人数过少的支部进行合并或吸纳新退休党员,确保支部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建立支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党员流动、年龄变化等情况及时优化组织架构。
  (二)以加强班子建设为关键,提升支部凝聚力。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坚持“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群众认可、乐于奉献”的标准,选拔身体健康、有责任心、有威望的低龄退休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和委员。鼓励具有党建工作经验、熟悉信息化技术的退休干部、教授参与班子工作,优化年龄和知识结构。
  强化班子培训赋能。定期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支部工作实务、信息化工具应用等,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在职党员联络员制度,选派组织部、离退休工作处的年轻干部担任支部联络员,协助开展工作,为班子注入活力。
  (三)以创新活动载体为抓手,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会议系统等,推送学习资料、开展线上研讨,方便高龄、异地党员参与。线下开展“菜单式”活动,如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开展健康养生讲座、参与校园志愿服务等,满足党员多样化需求。
  发挥老同志优势。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薪火相传”活动,邀请老党员为青年学生讲党史、谈人生;成立“教学督导团”“科研顾问组”,发挥老党员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价值、增强归属感。
  (四)以完善保障机制为支撑,夯实支部建设基础。强化资源保障。学校党委应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活动场地条件,配备必要的学习、活动设施。离退休工作部门做好服务保障,为支部活动提供场地协调、物资支持等服务。
  健全协同机制。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离退休工作处具体负责、二级单位党组织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支部建设中的问题。二级单位党组织主动关心本单位离退休党员,协助支部开展活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
  优化考核激励。制定离退休党支部考核评价办法,将组织生活质量、党员参与度、作用发挥情况等作为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经费分配挂钩。对表现突出的支部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激发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离退休党支部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加强班子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完善保障机制等举措,大力破解当前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建设中的难题,不断激发支部活力,让离退休党员在党的建设和高校事业发展中继续发光发热,为建设教育强国不断贡献银发力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