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三结合 五赋能”背景下的第三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 陈红
  摘要:本文基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三结合 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立足珠宝学院第三课堂开展模式,依托珠宝现代产业学院平台,从学生校外实践的多维度出发,构建了学科技能竞赛、企业实习、社会服务、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学术交流与调研、数字资源平台七大课程及相应的评价反馈模式,使珠宝学院应用型人才理念能够落地生根,为学校第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助力。本文旨在通过构建“三结合 五赋能”理念下的第三课堂教学体系,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助力。
  关键词:“三结合 五赋能”;第三课堂;民办高校;教学体系
  一、研究背景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中提出“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而珠宝学院作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特色二级学院,积极打造学院专业建设特色,深入理解和践行“三结合 五赋能”的结合特点和赋能目标,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现代珠宝产业学院、申请第三课堂试点学院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第三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之路。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一些民办高校已经开始重视第三课堂的建设,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第三课堂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活动组织、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第三课堂在民办高校中普遍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一些民办高校第三课堂的建设水平和质量仍有待提高,认知还停留在“辅助性”阶段,缺乏系统性的规划;教师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对第三课堂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三、研究内容
  第三课堂指校外各类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是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一)“三结合”构建人才培养的衔接桥梁
  1.教学与培训结合夯实技能基础珠
  宝学院将专业知识培训深度融入日常教学。一方面,通过开设数字化设计、3D打印等新兴技术培训课程,让学生掌握珠宝领域前沿操作技能,契合“五赋能”中“熟练的新科技能”要求;另一方面,结合学科竞赛开展针对性培训,使学生在巩固珠宝鉴定、设计、制作等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实现“教学”与“培训”的双向互补,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践。
  2.专业与职业结合对接行业需求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推动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深度绑定。从课程设置来看,开设创新创业、市场营销和品牌策划等课程,培养学生“敏锐的商业意识”,满足珠宝营销等岗位需求;从实践平台来看,依托珠宝现代产业学院,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接触真实行业场景,了解珠宝企业工作流程、职场礼仪等要求。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珠
宝展、关中与云南艺术采风实习等活动,将珠宝设计、制作专业知识与珠宝行业文化传播、产品创作等场景结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
  3.实习与就业结合实现无缝过渡
  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全流程管理”,打通实习与就业的衔接。首先,与多家行业内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学生专业与职业规划,匹配对口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习中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其次,实习期间安排校内导师定期跟进,及时解决实习问题,保障实习质量。同时,部分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与企业建立良好联系,借助实习渠道实现就业,体现了实习对就业的支撑作用。
  (二)“五赋能”打造学生综合竞争力
  1.扎实的专业知识筑牢行业根基
  通过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等途径,为学生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课堂、实践、学科竞赛中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无缝衔接。学生参与教师项目也深化了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未来从事珠宝行业相关工作筑牢根基。
  2.丰富的人文素养提升作品附加值
  珠宝不仅是饰品,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通过多元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在珠宝创作与营销中融入文化内涵。一方面,组织关中与云南艺术采风实习,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特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珠宝设计;另一方面,社会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让其在岗位中能更好地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提升珠宝产品的附加值。
  3.广阔的国际视野紧跟全球趋势
  珠宝学院搭建了多维度的国际视野提升平台,一是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让学生直接接触国际珠宝领域的前沿学术动态,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二是在教学中融入国际珠宝行业相关知识,介绍国际知名珠宝品牌的运营模式、设计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全球化思维;三是通过学科竞赛与国际接轨,让学生以国际标准要求自己,提升在国际珠宝市场中的竞争力。
  4.敏锐的商业意识适应市场运作
  通过课程设置与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让学生适应珠宝市场的商业运作逻辑。在课程方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相关内容,讲解珠宝市场调研、品牌定位、产品营销等商业知识;在实践方面,支持学生结合珠宝专业技能开展创业项目,逐步形成敏锐的商业意识。
  5.熟练的新科技驱动创新发展
  面对珠宝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学院重点培养学生的新科技应用能力,推动珠宝创作与创新;鼓励学生参与开发特色数字学习资源,在实践中提升数字化技能的应用能力。这些新科技的掌握,能让学生在珠宝设计、制作中提高效率与创新力,适应珠宝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四、结论
  通过第三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反馈,形成了珠宝学院的第三课堂实践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既体现了“三结合 五赋能”理念与课程实施的对应关系,同时也能看出持续改进的理念,为进一步实践提供思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结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办学特色和珠宝学院专业建设计划,第三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会更加具有挑战性,如何深入探索第三课堂开展模式将会是一项持续而重要的工作。
  

本文系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2024年度步长教育专项研究项目“民办高校第三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基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三结合 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项目编号:BCJY202404)阶段性成果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