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传承乡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陕西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旨在探索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创新策略,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秦岭山脉的自然景观、关中平原的农耕文化、陕北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等。近年来,陕西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农家乐、休闲农庄、民俗村等为主的产业格局。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万余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500亿元以上。
  然而,陕西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内容雷同,未能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内涵,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其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交通、住宿、卫生等方面存在短板,影响游客体验。再次,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这些问题制约了陕西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陕西乡村旅游实施路径
  (一)优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重点打造秦岭生态旅游带、关中农耕文化体验区、陕北民俗风情旅游区等特色板块。
  (二)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如依托秦岭自然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山地运动等产品;利用关中农耕文化,开发农事体验、乡村研学等产品;结合陕北民俗,打造红色旅游、民俗节庆等产品。同时,注重产品创新,开发夜间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
  (三)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可进入性和便利性。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陕西乡村旅游创新策略
  (一)推进智慧旅游发展
  利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打造智慧乡村旅游平台,实现信息查询、在线预订、智能导览等功能。开发乡村旅游APP,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建设智慧乡村,实现旅游管理、服务、营销的智能化。
  (二)加强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
  深入挖掘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鼓励文创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举办文化创意活动,如乡村音乐节、民俗文化展等,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吸引力。
  (三)促进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
  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手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林业、体验式手工业等新型业态。探索“旅游+教育”模式,开发乡村研学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与健康养生相结合,发展乡村康养旅游。通过产业融合,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产品开发、完善基础设施等实施路径,并从智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等方面探讨了创新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推动陕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协同努力,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未来,陕西乡村旅游发展应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系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西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实施路径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20231312305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