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这句来自一首名为《喀布尔》的诗,是如此精确地点明了两位喀布尔女性的命运。
第一次了解这本书,是一篇节选中描述了年幼时的私生女玛丽雅姆殷切地盼望父亲的来访,那时“灿烂千阳”这个名字,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温馨与亲情。但看完全书,我才发现这是多么心痛的讽刺!失去母亲的玛丽雅姆不被父亲“名正言顺”的家庭所容纳,被迫嫁给老男人拉希德。因为不孕,玛丽雅姆作为妻子仅剩的尊严被随后又嫁进来的少女莱拉夺去。两个女性的命运轨迹在战争、动乱中重叠、交错。我看到了炮火之中,内战的硝烟卷走了女性生存的资本,女性对新生活的渴望永远掩盖在黑色的布卡之后。
玛丽雅姆的一生有点像阿富汗版的《活着》,开始,充满希望,随后被现实不断踩踏。我痛惜这不可改变的现实,但能做的只是在内心嘶喊:不要妥协!书中双线并行,像是一个时间点上的两个分支,从两个年龄段、两种人生的角度刻画现实的不公。故事的结尾,莱拉最终与情人重聚,而玛丽雅姆为了不拖累他们的前程,只身扛下谋杀拉希德的罪名,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死亡。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通过文学的眼睛看到黑暗与动乱。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在今后的人生中,以真诚给予那些遭受不公的群体最真挚的支持。我明白许多观念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改变的,但真心希望未来有一天,“平等”“和平”不再是口号,而是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是那无数份炽热的希望。
(何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