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牵拉肘”
“牵拉肘”,又称“肘错环”“肘脱环”,临床上称为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儿童的桡骨头发育不全,包绕桡骨头的环状韧带相对薄弱,而环状韧带的主要作用就是限制桡骨头的活动范围,使之不会脱位。在肘关节伸直位被牵拉时,桡骨头被卡住,不能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从而造成桡骨头半脱位。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牵拉肘”
上楼梯时用力牵拉孩子手腕或者拉着孩子手腕快速走路时摔倒;提着孩子的手臂荡秋千或者拽着孩子的手臂转圈圈;给孩子穿衣服时用力牵拉孩子的上肢。
“牵拉肘”有什么表现
桡骨头半脱位后,患儿通常会哭闹不止。脱位一侧的胳膊会无力地下垂,不敢活动,也不让触碰,肘部外侧会有明显压痛。部分患儿对症状表述不清,但孩子会拒绝使用和活动脱位一侧的胳膊。
“牵拉肘”怎么治疗
建议家长带患儿到最近的医院骨科就诊,一般的牵拉肘是不需要做X片检查,但如果患儿是因为摔倒导致肘关节不能活动,而且肘关节局部肿胀明显,甚至畸形,需要做X片检查来排除骨折。
一般不用麻醉可以用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术者一手握住小儿的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90°,作轻柔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反复数次,并用拇指推压桡骨头即可复位。复位成功的标志是轻微的弹响,肘关节活动正常。复位后可不必固定,但告诫家长不可暴力牵拉患肢,以免复发。
(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