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常习惯性地将药物放在车内,认为这样“随用随取”更方便。然而,高温、阳光直射等外界因素可能导致药物失效或变质,轻则降低药效,重则危及健康。我们在车内该如何科学储存药物呢?
车内环境对药品的影响
温度对药品的影响
高温对药品的影响:夏天的车内堪称“移动桑拿房”。在这样的高温下,药品中的化学成分极易发生分解、变质。如: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胰岛素失去降血糖的功效;硝酸甘油遇高温易挥发,在急救时可能无法缓解心绞痛症状。
低温对药品的影响:冬季的低温同样是药品的大敌。如:止咳糖浆、眼药水等液体制剂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结冰,导致药物成分沉淀或析出,改变原有浓度和配比,影响疗效;乳膏类药物在低温下则会变硬、变干,涂抹时难以均匀吸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光照对药品的影响
许多药品需要避光保存,而车内的阳光直射会加速药品的氧化和分解或产生有毒物质。如:维生素C片光照后易被氧化,颜色变黄,同时失去其抗氧化功能。
湿度对药品的影响
车内的温湿度会随天气变化而剧烈波动,这容易导致药片吸潮结块、胶囊变脆破裂,甚至滋生霉菌。如:中药丸剂吸潮后容易发霉变质,误服可能引发腹泻或肝损伤;糖衣片受潮后容
易粘连,导致剂量不准确。
科学储存牢记要点
科学储存 药物需要注意避光、控
温、防潮等。
避光使用 原包装(棕色瓶或铝箔板),避免用透明分装盒装药。若需携
带药物,可用不透光袋子包裹。
控温 可常温(10℃—0℃)存放的药物,应避免置于仪表台、后备箱等高温区域,可短暂存放于空调出风口附近。对于需要冷藏(2℃—8℃)的药物,如胰岛素、益生菌,需用冰袋和保温箱携带,且存放在车内不超过30分钟。
防潮 定期检查药物状态,片剂松散、胶囊变软时应丢弃,潮湿地区可放置干燥剂。
有效期 检查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哮喘发作防治吸入剂等)可短期存放在车载药箱内,但需每月检查其有效期限及性状。
药物分装 长期服药的人群可将1—2日的药量分装后随身携带,其余药物应存放在家中阴凉避光处。
自驾游药物 准备液体制剂,建议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剂型,例如片剂、颗粒剂等。
(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