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榆林市民秋季过敏性鼻炎高发 调体质是关键
  入秋后,榆林又迎来一年一度的“过敏季”。不少市民开始出现频繁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甚至眼部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夜间难以安睡,日间影响工作与生活。榆林市中医医院马伟指出,这类症状多属中医所谓“鼻鼽”,即过敏性鼻炎,其发病既有外因刺激,也与内在体质失衡密切相关。
   花粉与气候双重压力,使过敏患者数量上升
  每年7月至9月,榆林蒿草、葎草、豚草等植物花粉浓度显著升高,成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诱因。马伟表示,一株蒿草可释放数亿花粉粒,随风扩散范围极广,其表面多孔、富含致敏蛋白,易穿透鼻腔黏膜,引发强烈免疫反应。加之榆林秋季干燥风大、昼夜温差明显,冷空气会刺激鼻黏膜,进一步诱发或加重症状。
  “近年来,过敏人群规模不断扩大,许多患者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马伟说,“除了花粉,干燥气候也会助长室内尘螨与霉菌繁殖,而夏季贪凉饮冷、长期使用空调等习惯,更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正气不足,易为外邪所侵。”
  中医视角:不独治鼻,更重全身调理
  中医将过敏性鼻炎称为“鼻鼽”,认为其病位在鼻,病本在肺、脾、肾三脏。马伟说:“肺气虚弱则卫外不固,易受风邪;脾虚则运化失常,痰湿内生,上壅鼻窍;肾阳不足则温煦无力,津液不固,鼻涕难止。”他强调,榆林居民饮食多偏厚重,夏季寒凉入侵脾胃,秋冬进补不当,更易形成“脾虚湿盛”这一主流证型,常见鼻塞涕黏、头昏乏力、舌苔厚腻等表现。
  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属肺卫虚寒、肾阳不足或肺经伏热等不同类型,因此中医强调“因人制宜”,需通过辨证确定体质分型,才能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治疗与调护并重,多管齐下防复发
  马伟介绍,中医治疗注重“发作治标,平时治本”。
  中药调理:发作期常用辛夷、苍耳子等通窍散风,缓解鼻塞流涕;缓解期则侧重健脾祛湿、温补肾阳或润肺清热,如山药、白术、茯苓等,改善体内环境。
  针灸与外治:针刺迎香、印堂、风池等穴可迅速缓解鼻部症状,背部穴位灸法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三伏贴”“三九贴”顺应天时,可显著减轻季节性疾病发作。
  食疗与日常:建议避免生冷油腻,多食薏米、扁豆、百合等健脾润肺之品。注意佩戴口罩、适时清洗鼻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湿润,加强锻炼如八段锦、散步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方式。
  中医防治过敏性鼻炎具有广阔前景
  马伟指出,相比西医对症抗过敏治疗,中医侧重于整体调节体质,减少复发,尤其适合儿童、老人及西药不耐受人群。目前,榆林地区已逐渐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模式,如在脱敏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调理,取得良好反馈。
  “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广季节性预防服务,如开展贴敷疗法、配制防过敏代茶饮及香囊等,帮助居民尤其在花粉高发期平稳过渡。”马伟表示,“提高人体正气,适应地域气候,才是抵御过敏的根本之道。”
  

记者 张旭)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